美文网首页智慧养生科学养生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作者: 智慧养生1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13:59 被阅读0次

一、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治疗“不盛不虚”的症状;而灸法则不问虚实寒热,都可以使用灸法。

二、为什么针、药无法治愈的病症灸能治愈?

《黄帝内经》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针刺是通过调动元气来通经脉的,如果人体元气足,以针通经脉,疗效立竿见影。

如果人体元气虚,无足够元气可调,自然疗效不佳。而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极差,是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的,故而称针药所不及,只有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祛除寒邪,通调经脉。

三、艾草有哪些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等,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功效。

四、为什么艾灸能增补人体阳气呢?

“天上太阳,地上艾草”,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

特别是关元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称之为,故灸此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阳,为之真阳,是阳气活动的动力。也可以说关元,是阳气之源,不懈的灸关元,可以打通,大补元阳。

再加上艾灸的特殊配方,使得艾燃烧时产生特殊频率的辐射,使其补阳之力更加显著,从而达到养生壮阳之功。

五、病从何来,从何去?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里,女性们更是为了美丽穿露脐装,露背装。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

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骑电动车,损耗了身体的阳气,造成免疫力低下,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被寒凉所伤,而引发了各种疼痛,亚健康,终身病,慢性病。

最好的办法是灸关元穴,和足三里,中脘穴。补充身体的元阳。这是治本。同时配合灸局部疼痛点。这是治标。

六、艾灸有没有季节的?

没有。任何季节都可以灸。有人说夏天不能灸夏天是往外发的灸是往里的说是会冲类似这样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四时皆可扶阳。

虽然春天树木发芽时人体的病容易复发,此时人体阳气生发,灸时效果比较好,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时效果比较好,等等,都是相对而言。

如果有什么毛病,早灸早好,根本没有必要等到特定的节气再灸。

七、艾真能续命吗?

能,艾灸能补充元阳,补充人体生命能量,最大减少疾病,尽享其自然寿命。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扁鹊心书》中记载:“须识扶阳,以消尽阴翳,炼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故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又云∶“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

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八、体质热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经过的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

热症施灸,《类经》说“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起窗,如揭起被,皆谓之发”,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的散热退热祛邪外出的目的,所以称“火有拔山之力,开门驱邪之功”。

所以,大家不必害怕,我们身体的功能很神奇,正气内生,寒热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热性之人可灸!

九、什么是灸感?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灸感是在做艾灸时患者所的一种气的变化。各种各样,甚至千奇百怪,奇妙无比。不是亲身感受,很难体会其中奥妙。

第一种是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比如灸足三里时热气会向下传感到小腿。

第二种是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相搏斗。最常见的是风气大的患者发痒,湿气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气。

第三种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显感觉有一股气从脚尖跑出去。第四种是气足,奇经八脉畅通。比如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等等。灸感个体差异非常大,不是每个人或者每次都有。

十、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

会暂时有疾病加重的反应?

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赶出,那么就先顽强抵抗。

这时的正气不足,而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相关文章

  • 艾灸的作用竟然这么多,真是没想到

    《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以其独特的功效,...

  • 灸法经典集录

    1.《黄帝内经》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名医...

  • 天天做艾灸,这27种灸后反应你有过吗?

    《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灸法很...

  • 艾灸为什么可以调理亚健康问题?

    《黄帝内经》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有“保命...

  •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黄帝内经里即提出针,灸,药各自不同的适应范围。 艾灸的好处在于简便易行,创伤及副作...

  • 坚持艾灸的好处12/27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记载针之不及,药之不到,必须灸之。由此看来艾灸的作用之大,今天...

  • 认识艾灸

    《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

  • 艾灸知识备忘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 大风汗出,灸意喜穴。——《皇帝内经》 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 三伏天提阳扶气灸出好气色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治百病,大病宜灸。 一切阳气不足、经络下陷、虚寒疾病都可以艾灸。 针灸:银针、艾灸...

  • 艾灸是什么?这是我听过最赞的回答!这就是艾灸生效的秘诀!

    孙思邈有言:要想人不干,常灸足三里! 古语有言: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 古语亦有言:家有三年灸,郎中不用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gn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