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8期“赢”专题活动,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一天森林里可热闹了,狮子和大象为了公平起见,要组织召开一场辩论大会,讨论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官司,让其他动物们踊跃参加,各抒己见。于是动物们早早就赶来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因为那件事情早已在圈中传开。
01.
“听说在人类之间大家讲究诚信,要善良,不能假意欺骗。狐狸伪装成良善的面孔,以甜言蜜语骗走了我辛辛苦苦找来的肉食。”乌鸦向狮子和大象两位裁判哭诉着,声讨那只狡猾的狐狸。
善于狡辩的狐狸当然不认可乌鸦的说法,它认为:“明明是乌鸦太傻太自负,它自认为声音好听,到处嘎嘎嘎个不停,殊不知百灵鸟的歌声最动听。”
两位当事人阐述完了观点,裁判狮子让小动物们开始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到底肉该归谁?
老虎气狠狠地说:“明明就是狐狸狡猾,骗走了乌鸦的肉,还说别人的错,简直是胡言乱语。它三番五次欺骗大家,这是要失信于人,以后还怎么在圈子里混。”
一只上了年纪的猴子有不一样的看法,鉴于自己曾经犯的错误,它吸取了教训。当它还是小猴子时,有一次到井边玩耍,忽然看见水面上一轮月亮,它以为月亮掉到了井里,赶紧召集同伴来捞月亮。大家齐心协力搭起了长梯,在最下面的小猴子伸手去捞,没想到一碰月亮就碎,过一会儿又好了,连续几次都没成功。最后顶上的一只猴子看到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于是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水里面是月亮的影子。
这只小猴子惭愧的低下了头,因为自己的原因害大家白忙活一场。从此它学会了遇事多思考,不要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交往中也不能轻信于别的动物,善于辨别言语的真假,以及其背后的意图。如同动物园里的猴子,当络绎不绝的人群来观看自己时会手拿香蕉,它就知道不是在投喂,而是想看自己表演。
听到两位动物的观点,裁判狮子让狐狸和乌鸦再次发言。
乌鸦觉得老猴子的话并非没有道理,这件事也要从自身找问题,以后不能太单纯了,要多了解其他动物们的优势和特点,以防再被欺骗。于是它认输了,那块肉注定不是自己的,它自认倒霉不要了。
最后大象宣布,狐狸赢了,那块肉成了狐狸的,以后乌鸦不要再提及此事。还有其他小动物在低声地议论,为乌鸦打抱不平,同时也看不惯满脸得瑟的狐狸。
02.
狐狸赢了乌鸦之后更骄傲了,它在动物圈里特别神气,并且它还四处散播流言,说它背靠大树好乘凉,其他动物无不敬而远之。然而老虎却不怕狐狸,它是“百兽之王”,平生它最痛恨那些以大欺小,以恶欺善的动物。
有一天老虎在森林里觅食,突然见到了那只可恶的狐狸在打盹,它心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了它,省得它再祸害其他动物。当老虎挪着沉重的步伐慢慢靠近的时候,还是惊醒了狐狸,它瞬间跳了起来。
狐狸一看是老虎,赶紧好言好语地说:“原来是老虎大哥啊,你可别吃我,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瘦骨嶙峋的,肉也不香。”
老虎才不被它的花言巧语糊弄,它说:“我不会上你的当,你也嚣张惯了,今天我要替其他动物报仇,解决了你。”
狐狸一听吓坏了,赶紧向老虎求饶。眼看老虎不松口,它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狡猾”,它说自己有了新的身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老虎的地位还要高。如果老虎吃了它,不会有好下场的。
听完狐狸的话,老虎半信半疑,于是狐狸提出俩人到森林里走一圈,听听其他动物的看法,老虎便答应了。狐狸随即提出,要骑在老虎的背上,因为自己个头没老虎大,担心其他动物看不见。为了公平起见,老虎同意了。就这样,狐狸骑在老虎的背上,大摇大摆地在森林里穿越。
这时其他动物们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感叹,没想到狐狸如此厉害,连“百兽之王”的老虎都拿下了,于是纷纷为狐狸鼓掌呐喊。老虎被眼前的场景惊到了,难道狐狸真的拿走了自己的称号,它迫不及待地要去找狮子问个清楚,它扔下狐狸不一会儿奔向了森林远处。直到老虎见到狮子,它才恍然大悟,自己还是上了狐狸的当,让它躲过一劫,它既恨自己,也恨狐狸,恨得咬牙切齿。
经过此事后,老虎也学会了反思,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狐狸就是太清楚自己的优势,“狡猾”让它一次次赢。然而老虎不相信,狐狸可以一直赢下去,不知道狐狸有没有意识到呢?
03.
赢的背后也有输,真的反面亦是假,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也许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之间,所谓“赢”,大都以为是赢了别人才叫赢。然而一位哲人说过:“人这一生,真正的敌人是自己。”
故事里的乌鸦和老虎虽然上了狐狸的当,但是并不意味着狐狸赢了,它只是侥幸而已,相信其他的数只乌鸦和老虎不会再上当,狐狸也失信于其他动物。
你们说到底谁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