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伯记》15章
“有灾祸就是因为犯罪,有犯罪就一定受灾祸”
真的吗?
感谢上帝赐给了《约伯记》让我们明白事情还有另一个真相,那就是苦难与犯罪不是充分必要的。
在《创世纪》中上帝的一句话很明显“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这个我倒是很确定,那就是犯罪已定成熟犯罪带来的后果,比如亚当夏娃吃了分别善恶果之后,罪就进入世界,再比如一个人行了奸淫,那么即便两个人表面上看似什么事情没有发生、“上帝的惩罚没有临到”,但是两个人从心灵深处的床上以及其慢慢腐朽的样式就展开了,甚至像火炉外烧着的煤炭,一发不可收拾……
人一定会承受犯罪带来的后果。
所以许多人就喜欢反过来说了,只要有看起来像是“犯罪的后果的”,那一定是这个人犯了罪。
真是这样吗?
《圣经》里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门徒问耶稣,“耶稣你看,这个要饭的在这坐了一辈子了,他生下来眼睛就瞎了,这是谁的过犯呢?他自己呢,还是他父母呢?”这门徒的意思是这个人这么被上帝惩罚,不是他就是他父母犯了罪。
从整体的背景上来说,确实是,不然我们在这世上备受苦难呢,比如人际上、心灵里、肉体上都充满了被“折磨”,“苦待”的印记,因为罪进入了世界,很多东西不在按照神起初造他的时候的样式发展了。
然而,耶稣回答他: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 (约翰福音 9:3 和合本)
我们背后不仅仅有一套理论“罪进入了世界”---看似可以解释一切----我们背后还有一位至高之神,使得受造之物可以切切仰望。最好的解释不如听上帝解释。
《约伯记》向人启示的幕后的故事,那就是上帝看约伯是完全人,却允许魔鬼试探他,为的是显出上帝保守和荣耀来。
上帝这么狠心?上帝的权利有多大?
我们老家有一个“二两粮”的异端,可怜我妈妈当时就是它们中的成员,还有我邻居的阿姨(不过现在他们已经受不了压迫,退出了,你看这信的不诚实还挺好了)
我不太了解这里面的行径,我只是观察到了一个故事:我邻居阿姨的自行车丢了,去找“教会”里有一个负责人阿姨聊天,那位阿姨立马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你活该,你早就该悔改了,你看你天天犯罪,今天丢自行车,明天没准丢命呢?还不快快认罪!”
“负责人”显然把自己当作上帝了,甚至高于上帝了,简直邪灵附体。
指责有罪的人不是犯罪,但是说咒诅的话且不带着爱心的指责就是犯罪
“指责别人”是个挡箭牌也是个“上位好阶梯”,他的前提就是你受苦就是犯罪了,我且代替上帝警告你吧,这样的人喜悦的快感也莫过于表达自己没法罪和高人一等。
人做完全世界的好事,也不过是进了本分,能“不犯罪”来要挟俯视别人真是可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