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婆婆从老家带来了一点板栗,以前在老家吃板栗都是自己炒着吃的,可是自从出门在外面了,火候把握不好,每次炒板栗都炒得黑乎乎的,炒完就没有吃的兴趣了,好怀念老家的地锅啊!
想吃又不想吃黑乎乎的,之前也听朋友说过,烤箱可以烤板栗,就想试一试,打开小红书的APP,然后输入烤箱烤板栗,搜索出来很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简单的――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做法:
首先把板栗清洗一下,用凉水泡20分钟。
然后把这些板栗身上划上十字型或者刮个一字型。
其次把这些板栗放锅里加水和白糖煮20分钟。
最后把这些板栗放点食用油和白糖搅拌,搅拌均匀了放烤盘里,注意每个板栗有十字型或一字型的那面朝上。
放烤箱里调180度,双面烤20分钟。
等时间到了,让他散散热,出炉的板栗香喷喷的啦!刚出炉要注意避免烫伤噢!

注:我这个忘记放食用油和白糖了,所以没有小红书上烤出来的油亮。对于不喜欢甜食的我正合适,小宝也超级喜欢。下一次放食用油和白糖再试一次。
其实在老家小时候,我们小时候因为掌握不住火候,自己做过最多的还是煮板栗,这个就简单多了,首先因为不用在板栗上面划一字型,通常在老家炒板栗之前不是划一字型,而是对板栗拦腰跺一刀,线准力气大的就一分为二了,线不准力气小的可能就是划一刀。这个对于孩子来说,很不安全,有可能会剁到手。其次煮板栗,你放多一些水,锅下面一直有火,你可以玩其他的。
小时候一起和小伙伴们去捡板栗,回来了就商量在谁家一起煮着吃,也只有这个时候煮板栗才吃了香吧!因为煮的板栗皮太难剥了,外面硬的还好,里面那层薄薄的实在很恼人,没有办法想吃的时候还必须剥,我们用勺子、用筷子都剥过。几个小伙伴一起剥板栗比赛,看谁剥的多,有指甲的小伙伴就有优势了。
其实煮板栗吃,要选对板栗,选那种刚刚穿花衣,外壳还没有完全变硬的板栗,因为这种板栗里面那层皮现在厚一点,很好剥,生吃的时候我也喜欢吃这种,这种脆脆的,虽然没有变硬了那么甜。
外壳变硬了的板栗,里面那层皮就越来越薄还有很多毛毛,这种适合剁一刀炒着吃。因为被剁过一刀炒着炒着就脱皮了。这时候吃起来又方便又甜。
说起吃板栗我吃过一次亏以后,我每次炒板栗就不再偷懒和急嘴了。
也记不清是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有一年冬天去姥姥家,姥姥炒的花生和油栗子(个头比板栗小一点),应该是刚出锅的,还烫着呢,我挑了一个油栗子,小孩吃板栗,外面的壳硬硬的,一般都是用嘴咬开一个口,我也是如此,刚咬开了一个口,一股热气灼的我嘴边隐隐的很痛,差点把板栗吐出来了,这时候我才真正懂得为什么炒板栗需要把板栗开一个口了。这一股热气,让我的嘴角隐隐的痛了几天,第二天就发现嘴角烂了,过了好久才好,别人问起来的时候,我也不好意思说是吃板栗太急嘴了的结果。
所以现在炒板栗一定要剁一刀或者划一刀让里面热气跑出来,还有就是炒的时候避免像爆米花一样爆出来,这个也很危险,特别是用烤箱烤一定要把板栗划开。
小时候吃板栗还会放在肉里一起炖,但是在我们家很少有这种吃法,也是最近工作后,在饭店吃才开始研究这个吃法的。
所以现在可以吃板栗炖鸡或者炖肉,也很不错。
对于板栗,我一直喜欢,以前刚结婚那两年,每次婆婆回老家都会买一些带过来吃,因为板栗不好保存,现在这个季节的板栗生虫子很快,所以小时候在过年的时候能吃到板栗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这些板栗泡都是从山上树上打下来的,然后再用剪刀把板栗取出来,小时候三五个板栗都值一毛钱了,现在就太便宜了,一块多钱一斤。
因为便宜也因为老家留守的老年人多,所以去年十一我们回老家的时候,在屋后面板栗树下还能捡很多板栗,板栗树也高了,没人上树,所以就每天去捡,可是人年龄大了,眼头就不会很好,有时候也看不见。不像我们小时候,几岁的小孩都跑到大山里捡板栗卖,那时候捡板栗比现在困难多,因为那时候年轻人还多,把板栗园砍的一点其他树木都没有,靠卖板栗挣钱,自己都捡的很干净,我们去捡的时候都是每人拿个口袋,再拿个木棍,木棍可以翻翻树叶找板栗,也可以用在爬山。
想想那时候的我们真是啥都不怕,虫子啥的也视而不见了,一群小伙伴进山,回来的时候比一比谁拾的多,每捡到一个就高兴半天。
下面的图差一张板栗在树上的照片。




――2020年8月3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