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还是很爱吃面食的,比如包子、饼、饺子、面条等。
这些面食的制作相比煮饭来说,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一套工艺和手法。
煮饭,把握好米和水的比例,剩下的交给电饭锅就可以了,相当于是懒人做法。
可是做面食不一样,面食的种类繁多,蒸的包子、馒头、花卷、饺子,烙的馅饼、油饼、千层饼等,煮的面条、疙瘩汤、饺子等,还有很多其他的面食,炸的油炸糕、元宵、丸子等等。
在这庞大的面食家族里,煎炒烹炸蒸煮样样皆有。在我印象里做面食比较难,你不仅要会把面活好,还要掌握好加热的火候。
对于面食,我主要会做的就三板斧,基础版疙瘩汤、鸡蛋饼,进阶版包饺子。至于高阶的馅饼、包子、面条等经常是望而却步。
以前不会做包子、馅饼、手擀面条,主要是因为在家母亲会做,在外也可以点外卖或者饭店里点下,更主要的是自己不知道做得方法和步骤,也缺乏制作的环境。最近想挑战一下制作包子,于是尝试了两次。
做包子的流程是:和面、发面、调馅、包包子、蒸包子。
最难的是发面和包包子,发面要掌握好酵母或者小苏打和面的比例,还有就是发面的时间,达到膨胀和蓬松的效果。
包包子更多就是手艺活了,如何把包子皮折叠起来,一步步叠加出十八个褶的效果。
以前我没有想过做包子,就是因为这两步不太会,也没有想过自己学习下,尤其是包包子,这个手法对我而言非常陌生。
这一偷懒就是三十多年,没有想过包子该怎么做,即使亲眼看过母亲等很多人制作包子,也没有想过自己要学会它。
当然,当代年轻人有很多人是不做饭的,有的是不会,有的是不爱做,做饭不一定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技能。不过随着疫情的持续,我们也看到很多隔离在家的人,当不能吃外卖或者饭店时,都对做饭这个技能望而却步,即使家里有米有面有菜,也不知道该如何制作。
当我们忙着学习或者挣钱时,可能没有时间或者条件去做饭,不过掌握做饭这个技能对于自己和家人而言都是一个基本生存技能。
话说回来,我之前一直不敢去做包子和馅饼等,主要是因为觉得自己不会,也不想学。其实就是找理由找条件么。
可是当我想去学习时,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视频,对照着一步步操作下来,前后两次,我也顺利的做出了包子。而且我也发现,做包子比包饺子容易的多,时间上也节省很多。
于是,我开始思考,如果说这个技能是可以反复练习习得的,那么之前为什么不去尝试下呢,就算有千万个理由,只要这十多年里有一次尝试了,那么也可能早就会这个技能了。可是我竟然直接甩出一个很理直气壮的理由“我不会”。
不一定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或者尝试了就可以学会。但是不该用这种不会的借口来搪塞自己,也是在错过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很多技能类的操作,照搬照抄的去反复做,就是通往做成的最短的捷径,而逃避不可能解决问题。
做个包子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值的炫耀的事情,不过这个经历让我开始思考自己还可以做点什么,是不是烙个馅饼、整个馒头或花卷、手擀面条,我们现在可以挑战家常菜,然后也可以挑战大厨的特色菜,依样画葫芦,模仿就对了。
最简单的学习是模仿,而最难的学习是内心的惰性,及提前给自己定下的不能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