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RIA学习力导师授证班输出合辑
「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9,梁为盼

「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9,梁为盼

作者: 梁为盼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3:37 被阅读3次


拆页十

来自《第六章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P176

真爱总会令人陷入痛苦和矛盾?通往真爱的路的确不平坦,总是伴有失望和心碎。有些人让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在心里留下创伤,并阻碍自己在未来建立满意的两性关系;而另一些人却能让创伤愈合,并开始新的生活。是什么造成了这两种人的差异?为了弄清原因,我们召集了一百多人,让他们讲述自己曾经的情伤。

我刚来到纽约的时候非常孤独。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感觉自己完全不属于这里。在经过一年的痛苦生活之后,我遇到了杰克。不过分地说,我们当时一见钟情,感觉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没多久我们就住在一起了,并一起做所有事。我觉得我可以和他共

度一生,他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两年的幸福过后,一天,我回到家,发现了一张纸条。杰克说他不得不离开,让我不要去找他。他署名的时候甚至没有写“亲爱的”。这之后我再也没有过他的消息。有时候电话铃响了,我依然觉得可能会是他。

我们听到过很多这类故事的不同版本。拥有两种思维模式的人都讲过这样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曾在某一时刻坠入情网并受过伤害。但不同的是-----极其不同的是-----这两种人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

在听他们讲完自己的故事后,我们问了他们以下几个问题:这段感情经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是如何处理的?你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当人们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时候,他们感到自己被评判了,他人的拒绝贴上了标签。这个标签是水久性的。就好像陪审团下判决书并把“不招人喜欢”印在他们的额头上。所以他们会去猛击那个抛弃他们的人。

因为固定型思维模式没有给他们提供愈合创伤的能力,他们能做的就是希望去伤害那个使他们遭受痛苦的人。刚才那个故事的主人莉迪亚,告诉我们她非常痛苦,而且这种痛苦的感觉持续了很长时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报复他,伤害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他罪有应得。”

事实上,对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他们的第一目标清晰又明确,就是报复。一个男人说过:“她离开我的时候,也带走了我活着的价值。”我没有一天不在想着要怎么让她付出代价。”在研究中,我问过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朋友关于她离婚的事。我永远不会忘记她的话:“如果让我在自己活得开心和他活得悲惨之间做出选择,我绝对选择让他活得悲惨。”

“复仇是甜蜜的”这句话肯定是固定型思维式者想岀来-----他们认为复仇可以作为对自己的补偿。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体会不到复仇带来的甜蜜,他们讲述的故事也同样痛苦不,但他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对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正确的反应应该是去理解和原谅,并继续生活。尽管他们通常会被发生的事伤得很深,但他们希望能从这次关系中得到领悟:“这段感情以及它结束的方式让我明白了两个人沟通的重要性。我以前认为爱可以战胜一切,但是现在我知道,爱是需要很多其他支持才能存活下去的。”这个人接着说:“我也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适合我的。我认为,每一段关系都会让你越来了解自已,你会渐渐看到适合自己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法国有一句俗语:“理解一切,便会宽恕一切。”当然,我们可以对这句话有深层次的理解,但宽恕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起点。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原谅是他们的第一目标。一位女性说过:“我不是圣人,但是我知道,为了自己内心的安宁,我必须去遗忘和原谅。虽然他伤害了我,但我面前还有一生在等待,如果我一直生活在过去,那我就太蠢了。所以有一天我说:祝他好运,也祝我自己好运吧。”

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他们不会觉得自己被永久地贴上了标签。因为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尝试着去学习对自己和感情来说都有用的东西,让自己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生活。而且他们知道如何去继续生活,拥抱未来。

「I,重述知识」

面对被拒绝带来的伤害,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分别有哪些应对?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觉得自己被贴上了失败的标签,会感到很悲伤,从而会做出要报复他人的行为。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理解和原谅对方,同时,会思考是自身的哪些原因导致了被拒绝,从而做出改变。

「A1,激活经验」

在被人拒绝后,你觉得自己受到了评判,感到痛苦,想要报复对方?还是感到很受伤,但觉得依然可以原谅对方,从中学习,并继续生活?

请写下一件你被亲密关系中人拒绝的经历,想一想你当时的感受,再看看现在能否从成长性思维模式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可能这涉及到你的隐私,如果觉得困难,可以写写与朋友间的)

有一次我遭遇到了个人经济上的危机,几乎就是没钱吃饭了,而且眼看着就到还房贷的日子了,我没辙,只好找人借钱了。先找了两个同事问,结果都说没钱,而我也相信他们说的确实是真的。后来我就找了一个高中同学,想从他那借2千块钱,我心想着,当初他从广东回来创业的时候,他找我借钱我也借了,现在轮到我有难,他应该也会帮我吧。

但结果很悲催。他说钱都已经拿去垫资做生意了,还说过会儿给我回电。然而,过了一天又一天,他依然没有给我打电话,我只好放弃了。当时的我,既难过又愤怒,但我也不能把别人怎么样!

现在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角度来看:

1.对方毕竟是做生意,可能真的是资金周转紧张

2.我之前虽然借过钱给他,但数量并不多(只是当时我自己也没多少钱,从比例上说借了不少而已),或许当时对他创业而言,根本只是杯水车薪,无足轻重而已。

3.既然他这里借不到钱,还可以找其他人试试看,总能找到合适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IA学习力」《终身成长》No.9,梁为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ah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