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我希望孩子能够每天开开心心的。但是,当孩子过了天真烂漫的年龄,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心思敏感,情绪波动,我有点hold不住了。
每天儿子放学,我看到他开开心心地跟我谈了这一天在学校的生活,我心里就很轻松。但是,当看到孩子心事重重,情绪烦躁,不愿意跟父母交流,不想说话,甚至会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摔东西的时候,我就会焦虑,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今天听林老师的直播时,林老师说妈妈要有倾听坏消息的能力。不要孩子情绪不好,妈妈就焦虑得不得了,孩子说一句不活的负能量的话,妈妈就恐惧得不得了。不要这样,因为孩子跟大人一样,情绪有好有坏很正常的嘛。大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发火骂人,为什么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要求孩子憋着呢,让孩子压抑呢。孩子发脾气发火也不完全是坏事,不要一看到孩子发火,大人就焦虑。有时候,发火也是一种疗愈,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坏情绪的方式。甚至骂人飙一下脏话也是可以的。林老师觉得每次骂完人后精神气爽,哈哈。
我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声,这好像说的是我呢,我就是听不了孩子的坏消息,只想听好消息,但是,谁的生活里都是好消息呢,如果接纳不了孩子的坏消息,孩子能感觉到的,孩子可能就不愿意跟我们分享了。孩子不分享不说出来,坏消息不可能就消失了,该存在还是存在的,只是被压抑到孩子心里了,如果孩子心里压抑得负面情绪过多的话,孩子就会生活得很辛苦。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阳光积极,一边又不让孩子释放坏情绪,这样想想我们岂不是太过分了呢。
一个好的妈妈是有能够看到自己孩子遭罪的能力的。孩子不想写作业,肯定是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感到很痛苦,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寻找让孩子痛苦的根源,而不是呵斥和讲道理;孩子躺平不上学了,肯定是孩子遇到困难了,或者内心没有力量了,不是孩子懒,贪玩,孩子也想上进,但是,身上的压力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爬不起来了,所以躺平了,其实躺平在家的孩子,他们内心也是很痛苦的。
一个好的妈妈,是一个内心有爱的妈妈,一个可以跟孩子心心相印的妈妈。面对孩子的躺平,不责骂,不指责,一概允许,因为躺平的孩子是在自我疗伤,自我修复,躺平是为了能够再次站起来而积聚力量。林老师对躺平孩子的父母的建议就是一概允许。我懂得这些后,我发现现在我内心特别有力量了,恐惧没有了,即使哪天我的孩子也不想上学的话,我也不会太恐惧,我能理解和接纳孩子。在此,也希望同样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家有躺平孩子的父母,都来学习无分别的爱,真是一门通向幸福的学问,也是父母送给自己和孩子的最好的人生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