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了,你是否在为孩子的成绩而紧张?希望孩子的成绩能让你满意。你准备怎么和孩子谈论成绩的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好成绩到底是怎么来的?孩子要取得好的成绩需要做到什么?
昨天,我听了赵周老师6月22日在十点的一堂直播课,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提高成绩”。提到学习成绩,赵周老师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大家了解学习成绩是怎么来的。
这个故事是“五个包子”与“第五个包子”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饥肠辘辘者跑到包子铺准备填饱肚子,一口气连吃了四个包子后还觉得饿,直到吃了五个包子才有了饱的感觉。这时他却懊恼道:“早知道这第五个包子能使我吃饱,我干嘛还吃前四个呢?”
明白人都知道,让他吃饱的是“五个包子”,“而非第五个包子”。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前四个包子,就不可能有第五个包子能吃饱的感觉。要达到“饱”的目的,需要“前四个包子”的苦心经营和铺垫,不能一蹴而就。
赵周老师在其新书《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一书中则用了一个包子模型,形象地说明了学习成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积累来的。学习成绩的前四个包子分别是什么呢?赵周老师认为,前四个包子分别是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科目积累和成长习惯。
也就是说,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其实需要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科目积累和好的成长习惯,只有满足了前四项积累的需要,才能达成好的学习成绩。
而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合适的目标、及时准确的反馈和适宜的难度带来的内驱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记忆力、理解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科目积累中,包含如何有效听课、高效作业和针对不同科目的正确的学习策略;好的成长习惯,则包括坚毅进取、终生阅读、学习共同体三个方面,分别是好品质、好习惯、好关系的支持。
所以,孩子考试成绩如果暂时不能如你所愿,请不要着急,请好好琢磨一下,如何在前四个环节打好基本功吧。因为,好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完成前四个环节的积累。
还有,为了帮助孩子做好前四个环节的积累,我们做家长的,也需要修炼几项重要的基本功:一是倾听技能,帮孩子培养兴趣;二是提问技能,日常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三是信息技能,促进孩子的科目积累;四是反求诸己的习惯品质,以和孩子一起培养一生受用的成长和思维习惯。如果你投入能认真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做好家长该做的基本功,相信孩子的好成绩和好品质,都会随之而来的。
明白了以上道理,相信作为家长的你,从此就不会再向孩子要好成绩了,而是脚踏实地和孩子一起努力,做好各自的基本功,你也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好教练,而不是扬鞭的牧人。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孩子的好成绩、好品质,还包括好的亲子关系以及你本人的好的精神成长。
祝福看完这篇分享的家长们!希望你能不再为孩子一时的成绩烦恼,而是脚踏实地和孩子一起成长,培养脚踏实地、健康自立的好孩子!收获好的亲子关系以及各种你意想不到的幸福与满足!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心树A”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