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圈被各地旅游打卡照刷屏时,我的五一假期依旧扎根在田间地头。比起热闹的旅途,我更钟情于与药材相伴的时光——这份对土地和草木的热爱,早已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化作难以割舍的情怀。
白芨是我精心培育的“心头好”。从破土而出的嫩绿新芽,到绽放出梦幻般的紫花;从最初单薄的一株,到如今繁茂的三株、九株,三年时光的沉淀,让每一次生长都饱含期待。玉竹的生命轨迹同样充满诗意:谷雨过后,它们如春笋般破土而出,纤细的茎秆亭亭玉立;到了来年春天,更是成片舒展身姿。而当秋风渐起,叶片由翠绿转为枯黄,又悄然隐入泥土,完成生命的轮回。在它们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我如呵护稚子般精心照料:病虫害防治容不得半点疏忽,水肥管理必须精准把握生长周期,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心血。
最耗费心力的,当属田间除草。每逢雨季,杂草便疯狂生长,短短一周就能覆盖地面,即便没有雨水的滋长,也需半月清理一次。虽说市面上有专用除草剂,但为了保证药材品质,我仍坚持徒手拔除。指尖摩挲过湿润的泥土,一株株杂草被连根拔起,看似重复枯燥的劳作,实则是我与土地最亲密的对话,也是对这份事业最虔诚的坚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