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战事一时半会不会消停,赵庄整天被枪林炮雨包围着。你根本就不知道炮弹将会在什么时候停止。赵庄如今更加的飘摇了,千百年都没有过如此的动乱不堪。恰逢赶上内战。霍启东已经连续两年赶赴前线,他没有捎来家信。但我还是特别的乐观,至少他还没被确认壮烈牺牲,这就是最大的万幸。
老奶奶以前根本不同意他去华北地区,至少在老爹走了后,她的身边已经没有了一个亲人。
老奶奶说他是个大难不死的人,念佛送哉说他必有后福。那段时间我总有唯一的信念,他活着就是最默然的反抗。
他离开后的第三个月,我发现小肚子有了反应,孩子动的比较晚,有经验的催生婆都说肯定是一个大胖小子。我无法将那种喜悦传达给他,更别提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赵庄没被解放前,共军统计过红军的数量。但因为没有铁打的事实,乡亲们都暗地里帮助红军,所以没有人会有坑害我们的想法。
六个月时,孩子踢得我疼的厉害。有时候在肚脐边做了一个翻滚。尤其是没有东西充饥时,他会踢闹的更加厉害。霍启东待过的战场四处转移,有一次他回来过半天。可蹊跷的是,那时的孩子表现得特别的乖巧,没有任何的动作。他抚摸着我隆起的肚皮,肯定是摸不出孩子的模样,但他却渴望着孩子的健壮成长,还临时给孩子取了一个拗口的名字——霍安国。事出没有任何意外,经过村里产妇口中的叙述。临盆前我觉得身体一阵刺痛后又是一番缩宫。那两天身体浑身不舒服,总觉得孩子快要开了,但左顾右盼还是没有落下床。老奶奶照顾着我,看着我满头大汗。她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告诉我,再忍忍抓住被褥后用力,孩子会非常顺滑的出来。霍安国出生在一个风雨雷击的夜晚,老奶奶去找隔壁村的阿婆。阿婆帮我做了一些引导与告知,我一番疼痛交替轮番折磨后,孩子终于来到了我的身边。
那种喜悦没有人说,也只有我和老奶奶兴奋不已,而他却无法得到这个消息。
那天她喊阿婆不慎摔断了双腿,一瘸一瘸的回来。我劝她去医务站瞧瞧。她抱着孙子说:有孩子哪都不疼了,嘴里还嘟囔着说,要是你爸爸在看你就好了。
可惜他因为战乱,缺席了你的出生。后来因为战事越来越紧张。我们被迫撤离到了农村一带。带着孩子,与他根本就没有了联系。
战争结束后,老奶奶的腿瘸了,只能用拐杖走路。孩子慢慢长大,我一直四处寻找不到他是否阵亡的消息,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
城里的房子一直没有人居住,一方面是因为老奶奶的腿脚不方便,其次是孩子没人代养。习惯了农家生活,再搬回去又不太现实。
几年后,老奶奶因病离开了。我变得无依无靠,只有带着孩子回到了以前的住所。希望关于他的这跟救命稻草可以回来寻找我们母子俩。
这一等就是十年,孩子逐渐懂事了。也知道了我的艰辛。一天傍晚,一个模糊的身影透过窗户能够被我捕捉到。我对这种体型身材都特别的敏感,靠近后发现他就是孩子的父亲霍启东。我很庆幸他还活着,但我却不知道他以前和现在过着怎样不同寻常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