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些重要问题释疑
第四节 李煜之死
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75年投降大宋,赵匡胤授他“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留在开封,公元978年七月七日七夕节,李煜亡故,很巧的是,这天也是他的生日。
李煜怎么死的?《宋史.太宗本纪一》和《长编》卷十九分别是这样记载的。“壬辰,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卒,追封吴王”;“壬辰,赠太师、吴王李煜卒,上为辍朝三日。”
李煜的死,怎么和赵光义扯上关系的?这源于宋朝学者王铚的笔记小说《默记》。
《默记》上卷记载:徐铉(笔者注:南唐旧臣)归朝,为左散骑常侍,迁给事中。太宗一日问:“曾见李煜否?”铉对以:“臣安敢私见之!”上曰:“卿第往,但言朕令卿往相见可矣。”铉遂径往其居,望门下马,但一老卒守门。徐言:“愿见太尉。”卒言:“有旨不得与人接,岂可见也!”铉云:“我乃奉旨来见。”老卒往报,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入取旧椅子相对。铉遥望见,谓卒曰:“但正衙(笔者注:正厅)一椅足矣。”顷间,李主纱帽道服而出。铉方拜,而李主遽下阶引其手以上。铉告辞宾主之礼,主曰:“今日岂有此礼?”徐引椅少偏乃敢坐。后主相持大哭,及坐默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铉既去,乃有旨再对,询后主何言。铉不敢隐,遂有秦王(笔者注:赵廷美)赐牵机药之事。牵机药者,服之前却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也。
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
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王铚的笔记,说了李煜被毒杀的三个原因:一,赵光义让徐铉去探望李煜,李煜说后悔杀了潘佑、李平;二,七夕节这天,李煜让以前的歌姬歌舞作乐,动静很大;三,李煜写的词曲《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有怀念故国的意思。三方面结合,赵光义派赵廷美用“牵机药”将李煜毒杀了。
王铚的记载可信吗?可以说是一派胡言!
第一,时间上衔接不上。
七月七日是李煜生日,李煜文人情怀,才华横溢,对比以前的风光及当下的落寞,难免生出愁绪和感慨,真情流露诉诸笔端,留下这千古的名篇。写一篇诗词,在宋朝来说,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吗?李煜归降之后,也写过《破阵子》等诗词,都是怀念南唐的,也没看到赵匡胤对他怎么的呀?赵光义的文网就更严酷,事实上赵光义恰恰更重视文人!
最关键点在哪里?李煜当天写的《虞美人》,怎么当天就传到宫里赵光义那里去了?赵光义还立刻派赵廷美携“牵机药”来赐死。这打小报告的人,就这么懂文学,知道这是一首“反诗”,于是飞报赵光义。而赵光义好像有先见之明,早命赵廷美拿着“牵机药”在宫里等候似的!
假如李煜死于七夕节的后几天,倒是稍微说得通一些。偏偏李煜是死于七月七日当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