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份曾随笔一篇《共鸣两性情绪价值》,内容定义于两性情感相互的感同身受。而伴随着“情绪价值”这近年来被大家广泛使用的概念。很多时候你用我用大家用,但却没有对其认真思考。请问,什么叫“情绪价值”吗?并无一个国际标准和绝对的定义。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接触到不同层次的人、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这些人身上所看到的解读到的情绪当中。于我而言,“情绪价值”包括三个方面:抑制住坏情绪、能带来好情绪、保持情绪稳定。抑制住坏情绪,其实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行为。情绪这东西本来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而坏情绪更是毒药中的毒药。很多人的坏情绪,根源在于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弱、自我调解能力差,伤春悲秋、触景生情、过于敏感……但不可避免的现实是,坏情绪这种东西实实在在存在,而且很多人病入膏方,轻则焦虑,重则抑郁。坏情绪一旦上头就一定要发泄出来,歇斯底里、不可理喻,否则自己不开心、闷闷不乐。因此“情绪价值”体现的第一点,便是能抑制住坏情绪,能够抑住且化解。
事实上,让别人承受自己坏情绪的做法是极其自私。因为自己的情绪自己负责,别人没有理由为自己的情绪买单。人生的失败者,十之八九都是情绪管理的失败者。能带来好情绪,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自己要有好的情绪,另一方面是要能够将这些好的情绪影响到别人。自己的好情绪需要调整,能够影响别人需要修行。
保持情绪稳定,心如止水,荣辱不惊,其实是最难做到的。但也要朝着这个境界去修炼。那些能够带给你快乐的人和事,必定也能够带给你痛苦,所以人生在世要明白“得失守恒”、“苦乐守恒”,既要坚持“居安思危”,又要相信“否极泰来”。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明显影响自己情绪的人和事,一定要远离。再则,情绪稳定不是一种静态,而是一个动态结果,是随时调整、及时调整之后的结果。
世上的事,最经不起“推敲”二字。当你轻轻松松要求别人提供“情绪价值”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情绪价值”,能否为别人提供“情绪价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欲?
那就先修行,做个快乐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