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去抬杠

少去抬杠

作者: Allen1231 | 来源:发表于2025-02-02 13:50 被阅读0次

心理学中的达克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于是他们成为了固执的人,俗称杠精。

这个心理学术语简直是为杠精量身定做,我用我生活中经历的三个事情来简单说明下。

第一个事情是我在健身工作室和一个教练聊天,他是江西人。他说江西的高等教育的确不行,跟湖北没法比,只有一个211大学,就是江西财经大学。我愣了一下,说江西唯一的211是南昌大学,我教练马上说怎么可能,我在江西待了那么久,哪个学校是211我还不清楚,肯定是江财啊。我沉默了片刻,说好吧,我可能记错了,我们继续训练吧。因为我教练平时对我还不错,我也没继续跟他辩解,更别说什么现场百度对他进行打脸了。

第二个事情是我曾经跟我父亲散步的时候,我父亲灵光乍现,突然问我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是什么,我说是随着每增加一个商品销售所获得的收益。我父亲马上开始秀知识了,“你没有说递减啊,效用在边际作用下都是递减的啊,这个递减才是边际效应中的核心”。

我说如果一个效用函数为 x 的三次方,它的边际函数就是 x 的平方,这样边际效用就不会为负数,不是每个边际效应都是递减。我父亲是文科生,哪里懂什么微积分和导数,立刻反驳道:“我明明仔细看过教科书上的定义,边际效应一定是递减的,亏你还是经济学专业的,这个概念你都没解释清楚,你每天都在学什么,估计你不是睡觉就是逃课了”。一顿操作下来,不仅坚持了自己的观点,顺带也全盘否定了我的学习。我也没争执啥,毕竟我的学费和零花钱都是我爹付的,而且我怕再争下去,我爹就要抽出七匹狼了。

第三个事情是我以前跟我同学们讨论Dota这个游戏时,这个游戏里面有一个英雄叫宙斯,是个法师型英雄,他有个被动技能是对敌人造成他们当前生命值一定百分比的伤害。但当我和我同学们讨论起这个技能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到这个伤害是按最大值的百分比来计算,而不是当前值的百分比。嘲笑我不仅打游戏菜,看个技能说明也不仔细。我也没说啥,虽然我有理但是我游戏的确菜,毕竟一个人很难说服一群人,就问他们生物作业做了吗,来给我抄抄。

当然了我自己也有不少类似的弱智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我小学的时候以为李元霸是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初中时认为雷克萨斯是美国牌子,高中的时候认为深圳大学是211,大学时觉得毕业找个年薪百万的工作不难(怪我知乎上多了),而且我偏执地以为自己是正确的,但最后发现其实还是我缺少社会毒打。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否正确对于我们而言微不足道,这些东西既没触犯法律也没违反道德,也不是三观构建的基石,所以对这些问题争论对错与否都不会我们的人生造成什么影响。

只是我认为很多人成年以后,都会有自己的路径依赖,会在不经意间把自己局限在自己以前学习过的几套逻辑之中,毕竟在工作之余再去学习精进扩展自己简直是反人类的操作,学习这种苦兮兮的事情哪里有约饭打牌玩游戏约小姐姐有意思,一个人要是能在舒适圈待着就一直待着呗,不要瞎折腾。

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成年人很怕自己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做事逻辑、生活经验或者世界观发生崩塌,成年人是无法被教育的,所以为什么会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我们都在寻求互相认同感,我们也无法接受这个世界上的缤纷多彩。

但是在遇到事情时,首先他们又需要参与感。毕竟人是社会性动物,一般来说,如果不是社恐患者,被排挤在群体活动之外的人们心理或多或少不好受,参与感能让自己得到认同,这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表现,所以在群体面前装X也算是最强的自我驱动力之一。

其次人们也需要尊严感,在群体面前谁都不愿意失了面子。也许在整条逻辑链中他们只明白了其中某一个点,但他们绝对会去捍卫自己理解的某一个点,并且会围绕这个点对其余人进行疯狂输出,最后还能进行自我安慰,就是别人说的对不对不重要,但我的这个点绝对最正确无疑的。

其实这些人可能也没啥恶意,只是为了让自己显的不那么肤浅,他们也只能相信自己的一知半解。

罗素说过,参差百态乃幸福之本源。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每当我们要去表达一个观点时,多想想自己是不是太狭隘了亦或是自己信息接收的不完整,这样我们才能更客观地去考虑一件事情。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互相矛盾又自相融洽的逻辑,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转。莎翁也说过:“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奇奇怪怪的事情远非你那小小的逻辑体系能解释的”。

进入社会之后也不在聊天的过程中好为人师,虽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家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也是为什么高晓松直播被骂到停播的原因,就是满口胡扯毫无底线,还真以为自己精通各行各业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伶牙俐齿,经常在争论过程中把爹妈辩驳的无话可说,最后逼的我爹妈动手揍我,我小时候还真是挺爱作死的,然后我爹妈说我全身上下就嘴巴子厉害,我想那可不是吗,我的确厉害;长大后发现,其实这个技能真的没啥用,我不能靠辩论吃饭,一方面是因为我以前干的是抬杠而不是辩论,二是还可能因为争论顶嘴辩驳这些破事触发了某些社会上的潜规则而吃不上饭。

理性辩论估计就最多存在于象牙塔中吧。进入社会以后,最重要的对自己负责,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精力去教导另外一个人;更何况大多数人的本性就是不愿意被同辈或者晚辈训斥,说教的一方也不一定对。

思辩终归还是自己的事情,这是一种自省的能力,它能提高我们的素养和思想,长大了多于自己思辩就行。在生活中与他人的很多辩论都大可不必,还是那句话说的好,我们花了一两年学会说话,却用了一辈子去学习闭嘴。

还是那句话,成年人是无法被教育的。

现在我遇到不理性的争执时,如果没涉及到啥原则性问题,我一般就礼貌地说一句,“嗯,你说的有道理,我很赞同。”

相关文章

  • 静下心来写写字

    自从每天能够安安静静地写写字之后,很少去跟人交流了,不是不想,而是现在的交流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抬杠”式的聊天,包...

  • 读蔡永康的《情商说》的一些思考

    蔡永康:我希望你常常跟自己抬杠, 常常跟世界抬杠, 死命抬杠之后的明白, 才是真的明白。 他说的抬杠大概就是要有怀...

  • 别人总跟你抬杠,怎么办?

    别人为什么会跟我们抬杠?因为对方觉得我们糊涂,想唤醒我们,才跟我们抬杠。(当然,也有人就是为了抬杠而抬杠的,哪些...

  • 格局越大的人,内心越强大

    小心眼的人,喜欢和别人抬杠;大度的人,从来不抬杠。 抬杠是因为嫉妒别人,恨不得别人马上垮台;不抬杠是因为敬畏别人,...

  • 抬杠

    中午,树荫下。甲乙两人在抬杠。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甲说:以水为净! 乙说:眼不见为净! 甲乙为了驳倒对方,都想出...

  • 抬杠

    痞子蔡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里提出一个理论,大抵上意思就是网络这种虚拟环境可以释放出个人平时隐藏的那一面。 其实我...

  • 抬杠

    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和别人抬杠,当然这是建立在有礼貌的人格上的哈,喜欢像踢皮球一样的将工作反反复复的和别人博弈下...

  • 抬杠?

    一直都在想和别人抬杠的人都能得到些什么,荣誉,鲜花,掌声?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小丑,在这浩渺的世界扬起一滴水,水落波平...

  • 《抬杠》

    如果我是视频里的孩子,要气得肺气肿;如果我是家长呢?只怕是要气得脑中风。 视频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抬杠”,形...

  • 抬杠

    又开始跟自己抬杠了。 明明知道要早睡早起,明明知道要锻炼身体,明明知道要认真工作,明明知道要继续学习…… 明明知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去抬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im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