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书笔记(一)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书笔记(一)

作者: 澡花可视化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23-06-17 06:23 被阅读0次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项飚和吴琦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是小澡哥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为了研究便利,小澡哥反复阅读,摘录读书笔记如下:

1. 只有想明白了,才能用大白话讲出来。把模糊的想法清晰化,能够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需要很高的造诣,所以访谈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2. 你一定要带入你个人的经验,否则其他东西都是飘着的。理解世界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今天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分子不接地气,不能从非常具体的生存状态出发讲事情,讲的东西都比较无机、缥缈。

3. 你要在农村调查的话就会发现,在任何一个村都有人能把这个村子的事情说得很清楚。这其实很不容易……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讲出来,做一个独立的叙述——也不用分析,就是叙述。

4. 作为图景的理论,是要有意识地,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和问题意识出发思考,去揭示生活中的不同方面之间隐性的联系,使人们能够据此对未来有更多样的想象。作为图景的理论必须解释事情为什么会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样,同时也要揭示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5. 真正的精确就是你把握住它内在的未来方向。机械和精确的差别是很大的,机械就是拍照,但精确是不仅抓住现在是什么,而且抓住它将会是什么、内在的矛盾是什么。所以“图景”就有两重意思,一是现在的概括;再一个是未来可能的走向。

6.  所谓悲剧,如果回到古希腊的意思,就是一个潜在崇高的东西,不但崩溃了,还形成了巨大的破坏力。

7. 什么是内在呢?就是他能够把多数人活在这个系统里面的味道讲出来,他能够说清楚这个系统是怎么靠里面的人和事叠加出来,而不是靠外在的逻辑推演,所以他用的语言也基本上是在地的语言,是行动者他们自己描述生活的语言。

8. 中国开始现代化的象征之一,就是官僚退休不回老家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循环性的关系被打断了。告老不还乡,点出了中国的中心和边缘的关系、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知识分析和普通群众(主要是农民)的关系,在现代发生了什么变化。

9. 很多东西是靠意义搭在一起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值得尊重,什么东西见不得人,要靠意义把它们粘合在一起。乡绅是很实证的,因为他必须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他又特别注意意义的问题,他的思考又有很强的伦理取向。

10. 西方学者一个值得尊重的地方在于,他们自我反思能力特别强,对西方最强烈的批判来自他们自己。我们也是靠西方文献才知道南斯拉夫当时瓦解的具体情况。

相关文章

  •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书笔记

    【基本介绍】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是一本对话实录,是人类学家项飙和《单读》的主编吴琦多次长谈的结果。 ...

  • 《把自己作为方法》:保持对话,把“自己”作为方法

    我是绿皮火车,欢迎点击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我的阅读书单和感悟。 “方法” 首先是一种勇气。不一定要遵守那麽多惯例...

  • 把自己作为方法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

  • 《把自己作为方法》

    要说,这本书,把我对当下的很多现象的怀疑和疑问找到了解释。 还有最后一部分,今晚能读完。

  • 《把自己作为方法》

    读完人类学家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实属偶然,一切还是源自刷抖音时新京报的推送,项飙说“我现在跟年轻人谈话,让他讲...

  • 《把自己作为方法》

    《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是一本谈话录,访谈的主要对象是著名人类学家项飙。 人类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我对于人类学家了解得...

  • 把自己作为方法?

    上周无厘头地偷了个懒,使用免打卡给自己续了命,当时还想着从明天就开始着手准备下周的文章。但每每有些写作的念头,总不...

  • 《把自己作为方法》

    本周阅读第二本,牛津人类学教授项飙接受吴琦采访的《把自己作为方法》。他是一个学者,同时是一个温州人,北大本硕,牛津...

  • 把自己作为方法

    自己是方法,去达成目的?当时有一个疑问,觉得有点功利,也有些透彻,毕竟要的是什么是更大的一个人生议题。而书中的表述...

  • 把自己作为方法

    项飙在对吴琦提出的很多问题上都没有正面回答,有的被他转移了话题,有时候读着读着就不知道项飙到底要表达什么,吴琦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自己作为方法》读书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pr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