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唱歌知识点滴(四)咽壁训练

唱歌知识点滴(四)咽壁训练

作者: 弥少平 | 来源:发表于2025-08-26 05:58 被阅读0次

“鼻腔兴奋度” 决定咽壁形态——即你的声音是否闷暗

学唱歌进行咽壁力量的训练时,经常要练习“咽壁吸开”,即是通过调整呼吸和发声的位置来尽力扩大咽腔共鸣的空间。锻炼咽壁的力量即是通过吸气动作带动咽壁扩张,形成类似“打哈欠”的扩张状态,同时保持喉头稳定,使声音的听感获得头腔共鸣的效果。

在“咽壁吸开”这一专项训练中,经常会由于操作误区而导致歌声闷暗。这个错误就是——咽壁吸开时的方向是倒向后方的,这个错误的操作使得咽壁形成了向后扩圆的弧度,这种弧度就阻碍了声音的发出,从而导致了歌声的听感闷暗。

正确的“咽壁吸开”其关键是要做到:让咽壁阔开的形态一定是要竖直的,这就需要喉头的稳定配合着鼻腔的高度的兴奋,是由这两部分的标准动作来协调完成正确的 “咽壁吸开” 的。

喉头稳定,这个基本要求往往能习惯注意做到,但是却很容易忽略鼻腔的兴奋度。我们必须要重视起鼻腔的足够兴奋,因为只有鼻腔兴奋度够大才能和喉部的稳定更好的配合,两个力量形成向上和向下这两头的拉拽感,才能使咽壁真正达到竖直状态,才更有利于配合我们发出明亮的声音。

鼻腔兴奋度的具体训练方法:

一、半打哈欠法

1、模拟当我们困倦时半打哈欠的状态。

2、软腭自动上抬,鼻腔、咽腔肌肉兴奋扩张,形成通畅共鸣通道。

3、一定是保持哈欠的初始阶段(即是憋住的状态),重点是在于感受鼻腔的扩张感。

二、微笑扩张鼻孔法

1、轻轻微笑时扩张鼻孔并发声,通过面部肌肉联动启动来激活鼻腔通道。

2、注意牙关要放松,避免过度紧绷。

三、哼鸣练习(M音训练)

练习闭口发“M”音,将声音和气息推向鼻窦、额窦区域,实现高位共鸣。需保持软腭适度下降,声音集中并且靠前。

四、软口盖强制呼吸法

闭口仅用鼻子吸气和呼气,强制训

练鼻翼与软腭的张合力,每日多次练

习可以增强对鼻腔的控制能力。

五、咬笔模拟法(如图示)

练习咬着一支笔来歌唱。咬笔演唱,通过口腔形态变化间接刺激软腭上抬,从而促进鼻腔通道打开。

六、训练时要注意

1、气息支持:结合腹式呼吸,确保气息稳定下沉,为鼻腔共鸣提供动力。

2、持续练习:每天10-15分钟专项训练,逐步形成肌肉记忆。

3、避免混淆鼻音与鼻腔共鸣,前者为无意识的气流阻塞,后者需主动控制软腭的位置。练习初期可以做录音对比,确保音色明亮集中而非闷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唱歌知识点滴(四)咽壁训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yr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