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性,你首先想到什么,想到善与恶,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想到贪婪、残忍、虚伪。人性没有好的一面吗?有,但比起好,人性更容易想起不好的一面。
人性的两面,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内在矛盾。可以说是“天使与恶魔”,对应了人性的善与恶。
人能为陌生人牺牲,也能为微小利益背叛亲友;能诞生甘地式的非暴力抗争,也能催生集中营的暴行;一边用科学探索宇宙,一边用战争毁灭文明。
尼采说:“人是一根绳索,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悬于深渊之上。”
人性的两面,似乎是一道无解谜题。它既是生物学代码的产物,又是文明锻造的作品;既被饥饿与恐惧驱使,又被星空与诗歌召唤。那些我们鄙夷的“非人性”行为,贪婪、残忍、虚伪,恰是人性的一部分;而我们歌颂的崇高,亦从未脱离血肉之躯的限制。理解人性两面的矛盾,或许正是宽容的开始。
人性的两面是内在矛盾,为什么一个人,自己会与自己产生矛盾?
我们要知道,一般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是冲突,是排斥,是不同的利益、观点、目标。难道人的内心在同一股非人的外部力量所抗衡?否则,人为什么会自相矛盾。
那么,人到底在和谁抗衡?人性的两面,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我”?
人性矛盾其实是生存与繁衍的博弈解。生物必须争夺资源,但人类幼崽成长缓慢,需要群体协作养育。自私保障个体生存,利他保障基因延续。
恐惧让人规避危险,于是选择保守。好奇心驱动探索新技术,于是选择变革。
黑猩猩会分享食物,但也会为地位虐杀同类,证明矛盾根植于高级社会性动物基因。
这一切看似矛盾的背后,又似乎藏着某种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解释,就是这个世界,至少是地球上的底层编码。
我们说它是“道”,是“阴阳”,是“平衡”,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是解释得通、说得清的“合理性”。
说到【合理】,感兴趣的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这个世界没有好坏对错善恶,只有合理》。
“道”就是这个世界的底层编码,为什么要遵循“道”的规律,为什么“道生一,生万物”,因为“道”就是底层编码。而“阴阳”就是对“万物”的平衡,矛盾就是阴阳的一种,是一种平衡。
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天使和恶魔,也就是善与恶,也是阴阳,也是矛盾,是平衡,是合理。
人对死亡的恐惧,催生出艺术、医学、太空探索;人对暴力的倾向,被法律和共情约束,转化为竞技体育等安全出口。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借伊万之口诘问上帝,最终却暗示,人能在深渊边缘选择爱,才是神性真正的胜利。
说到【深渊】,感兴趣的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只有身处深渊,才能写尽光明》。
或许矛盾的本质,只是为了让这个程序最终走向平衡:
没有饥饿,食之无味;
没有孤独,爱之无意;
没有死亡,生之无光。
人性中的撕裂感,恰恰是意识觉醒的痛感——就像雏鸟必须啄裂蛋壳才能看见天空。
当我们越来越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编码组成的程序,是虚拟世界,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实际上只是在维护程序的正常运行,也就是《道德经》里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所有的,人性也好,善恶,规律,因果,阴阳,所有的一切,包括你能看见的所有人,你遇到的所有事,以及你拥有的一切,所有的,都只是维护这个程序运行下去的一份子,一个组成部分,甚至都算不上组成,只是这个系统里生成的一些东西,我们叫缓存。都只是暂时被下载了,随时可能就清理掉了,比如意外,比如死亡。
所以,这个世界里,也没有情感。没有感性和理性的区分。
或许我们会接触许多感人的事,即便在动物界也一样。我们也能看到亲情友情爱情。
如果这个世界是程序设定好的,是一个虚拟世界,那么我们的感性也一样,和理性一样,都是程序一开始就设定好的,如同饥饿、孤独、死亡那样。
如此一来,理性具有规则,感性也具有规则。理性可以计算,感性也可以计算,计算的人玩弄感情,不计算的人深陷其中。
或者我换句话说,动物之间有情感吗,他们会流泪吗,即便会流泪,那个就是他们的悲伤吗,他们能不能理解什么是悲伤。如果只有人类,有意识的人类,可以理解什么是悲伤,那么悲伤也不过是一种程序的设定,对人的一种设定,和所有的数学公式、物理定律一样,他就是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事。
文 字 © / 浇玫的诗人
插 图 © / 浇玫的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