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激动,感动,触动,然后不动

激动,感动,触动,然后不动

作者: 封捷 | 来源:发表于2017-11-21 01:08 被阅读0次

这可能是普通人和成功者的根本区别。不管是想成功还是想幸福都必须突破的第一层障壁。

听过无数的道理,很多也都非常认同,自己点着头说:有道理,也知道确实应该这样去做。但是然后呢?要么就是在不经意间忘却了,要么就是被莫名的力量裹挟着延续以往惯性的生活。

也曾为了无数的事情,下过无数次决心,但每次毫无意外的无疾而终,坚持不了几天就不了了之。以后再下决心的时候还要附加上一句:这次一定要做到,绝不半途而废!但结果竟然还是一样。无数次的经历证明,所谓的决心其实就是个屁,什么都不是。但也说不定哪天又忍不住听了某个课程或牛人的演讲,一激动又下了个决心,甚至为了避免流产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第二天醒来看着那个计划——觉得这东西是那样可笑。

为什么我明明认同、相信并且接受了一个道理,但就是做不到呢?

为什么明明知道确实应该背单词,但无数次从词汇书第一页开始重新背,却连第二页都翻不过去?

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变不成心目中的那个自己。

这个问题不解决,看再多书,听再多演讲,买再多课程都无用,无非是多浪费些纸巾去擦廉价的眼泪而已。

那怎么解决呢?

我也没解决——我本身就是一个拖延癌懒癌晚期的重度患者,绝对的思想巨人行动矮人——我只是刚刚琢磨出一点门道,隐约看到了一点希望。

我体察自己的内心,觉得精神层面的自己分成内外两层。在前面说的那些情况中,“下决心”,“知道理”都只是外层的自己,而内层的自己往往并没有被触及。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007的战友大多都是李笑来老师的粉丝。笑来老师告诉我们要做行动中的完美主义者,而不是计划中的完美主义者。不要怕刚开始的时候做不好,应该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改进到好。

我“深以为然”。但是没有几次留言。为什么呢?因为平时根本没想起来留言这件事。这说明表层自己认同的“留言锻炼写作能力”这个观点也并没有被内层的自己真正认同,内层的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持续留言的巨大好处。好吧,好不容易有一次心血来潮想要留言了,心里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呢?

“排版不是很美观呀,目标读者不明确啊,还没想到新奇诱人的切入点,我必须要让别人注意到我……”

其实归纳起来不还是因为“不能第一次就做好而拒绝开始”吗?

这里停一下,敲黑板了,关键点即将出现,千万别溜过去。

内层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很容易看出来不对。但这个“容易”其实是别人深挖的结果,你仅仅是“很容易看出不对”而已。但关键点在于这个“挖”的过程。

笑来老师告诉我们要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并不是让你升级外层,外层系统其实大多数人看上去都很光鲜——表面上谁都不傻。但真正决定你行为,特别是决定长期持续行为、克服困难、面对压力的是内层的自己,我认为这是真正的自己。表面上大家都知道面对挑战或者困境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冷静处理,但自己真正面对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无尽的抱怨、惶恐、焦急等等的干扰情绪。

求婚的时候男人大多都能海誓山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胜过平淡无奇,日复一日家务活的考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长期里看到的是一个人真实的表现,因为真正面对压力时都是内在自己做出的决定。

所以我觉得道理不能仅仅在外层进行“临时存储”,而是必须说给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听。只有心里住着的那个巨人真的认同了,才能成为推动你做到那件事的持久动力。

很多人把内层和外层的关系比作象与骑象人,也非常形象生动。外层的表面意识对内层并没有很强的掌控力,就如同骑象人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象前进的方向。结合大脑结构来说,海马体负责临时存储,大脑皮层则负责长期存储。但是大脑皮层不是那么容易写入的,需要长时间反复刺激,而海马体中则是输入后很快会遗忘的存储空间。笑来老师也有“三驾马车”的论述,大家可以到专栏中详细查阅。而我则是从自身真实感受的角度来谈。而在我的感受中,意识不仅存在着内外的差别,内外之间还存在着阻隔,内层意识还有着伤残。这方面就更是我自己的感受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代表性,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先说阻隔,我感觉到,内外之间的阻隔让我的内层更加迟钝,最直接的体现是从外向内的沟通很难。外层接收大量信息,其中就包括大量牛人的金句,已经到了发人深省的程度,但仍然无法触及内层。相反内层极度缺乏理性光芒的滋养,宛若蛮荒。内外反差极大,弄得我常常在痛苦中煎熬。那这阻隔是怎么来的呢?现在回忆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青春期时觉得生活中很多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伤心事很痛苦,不想让自己的心被刺痛,所以一感觉到痛苦就强行抑制,没过多久就把自己心灵的痛感功能关闭了,可是痛苦感觉不到了,快乐也同样感觉不到了,我的心几乎麻木。

第二是我极端极端极端的害怕承认错误,总感觉一旦承认了错误否定的是我整个人,这个错误证明了我是一个罪该万死的人,我整个人都失去了在世间立足的合法性,全部的自我认同都将被摧毁,整个自我认知的大厦都会崩塌,后果不堪设想,绝对不能承认!所以一旦外层意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套机制立即启动,寻找各种理由抵赖,否认。即使有的时候迫于压力外层意识会在口头上承认错误,但这套自我保护机制早已将内层意识严密包裹,用坚硬的甲壳防御一切外部攻击。可悲的是对外已经承认错误了,但是心里还在自己骗自己。这里顺便说一句,这些说出来无比荒诞的观点不太可能是年龄较大有了基本判断能力之后植入的,很可能是我幼年时尚无判断逻辑判断能力,犯了错误被长辈严厉训斥,甚至附带人身攻击所导致的。大人在骂孩子的时候很少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有他自己的原因。大人的是非观点与孩子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有时候大人的责骂伤害的是一颗纯净的童心。而有的时候大人打骂孩子仅仅只是泄愤而已。我们受过的伤,别让下一代再重复了。错误的观念植入到孩子心中会影响他一生。

第三是欲望。隔绝了对精神愉悦的感受,几乎必然会导向物质欲望,而物欲的强烈则会强烈的蒙蔽本心。

那么伤残呢?我爸在对我教育中始终奉行一种“反弹观点”,就是他对我施加各种打击、否定,然后我倔强的反弹起来做好给他看。我老爸的这做法还真是从一而终,似乎我小时候从未得到过他老人家的认可,鼓励更是少得可怜。可惜我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反弹,我真的认为自己很差劲,很没用,很完蛋。几乎是做任何事都会认为自己不行,现在似乎好点了,但感觉仅仅是外层意识在强撑。没有内层意识的支持单靠外层意识硬撑真是好辛苦。一切外在的压力都在要求你必须行,外层意识也想挺住,但是内心深处顽固的认为自己就是不行,只想逃避。内外的撕扯下人格近乎分裂。

想想这些,再看看我现在不怎么样的人生,我觉得是时候原谅自己,接纳自己了。不是我不想做好,而是我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别人整装待发了,你没穿鞋怎么赛跑。这样一个残破的自己听再多正确的道理有什么用?好在我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不介意更深层次的去挖掘,而且我想要自我救赎。对现在的我来说,如果能够让外层和内层进行对话就可以算是完成了第一个里程碑!我想那时候我会激动的热泪盈眶吧,让万年冰封的心灵感受到一缕温情。现在对我再真诚的关怀我也感受不到,30多年的自我禁锢也很难一朝解除吧。

但是我还是相信依旧有希望,因为就算内层被困缚约束了这么久,仍然在挣扎想要舒展。心牢的外面有着那么多美丽的鸟语花香,终究它还不是彻底的麻木。

我现在在尝试着做每一件事情都集中精神,排除杂念,这有利于消除内外之间的阻隔。比如:前几天在干家务活的时候会戴耳机听小说,在涣散的意识中吸食着精神的鸦片。现在干活时不听任何东西了,体会把心思集中在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的感觉。我隐约觉得有一种专注感,似乎坚持下去能够让专注程度不断提升,甚至提升到“全身心沉浸”的状态,那可太美妙了!我以前认为我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现在却觉得有希望了!

这让我想起樊登老师讲过的《正念的奇迹》这本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你正在洗碗时,心里怀着怨念,那你洗碗的过程就会很痛苦。而如果洗碗的时候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碗上,体会洗净之后碗的光润与清洁,那你的心灵将会是无比愉悦的。如果做任何事都能像这样使用正念,那么你的内心一定会无比的安定祥和。我想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下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吧。向这个方向努力。而且这个时候我想应该就是心灵的内层在感知生活和身边的一切,慢慢的随着越来越多的运转想必慢慢的也会越来越强壮起来,再然后慢慢修正长久时间中遗留下来的错误观点,直到可以用真心去聆听这个世界上无数好的道理。

所以,自己内心突破了,其他的还远吗?

祝你比我更早得到心灵的真正慰藉!

相关文章

  • 激动,感动,触动,然后不动

    这可能是普通人和成功者的根本区别。不管是想成功还是想幸福都必须突破的第一层障壁。 听过无数的道理,很多也都非常认同...

  • 拆书帮训练营

    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

  • 学习培训“三动”论

    看了激动——看到人家取得的重大业绩而激动,跃跃欲试; 听了感动——被人家的改革突破精神感动; 回来不动——面对现状...

  • 学习

    大部分人的学习,都存在“听听激动,想想感动,过后不动”的状态

  • 我思故我在

    台大教授傅老师刚结束了西方哲学的通俗讲解,就已经忘的差不多,真是课上激动,课后感动,然后不动。 傅老师学习哲学时,...

  • 激动?感动?

    今天有点忙,现在才想起来还没有日更。才打开简书,就收到很多朋友的关注和点赞,非常感谢你们!这让我越来越喜欢简书这...

  • 那些感动触动激动天路客的诗歌

    感动在你的同在中,今天敬拜之前一位前辈分享:每当唱起三首歌便会泪水不断,其中一首就是今天唱的 (当你的爱融入我心里...

  • 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你中了几个

    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影响百万人的创新学习思维,把知识拆为己用 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给所有买了书读不完而心怀愧疚的...

  • 红心闪闪,勇者无敌。

    怀着激动、紧张、感动,看完了整部电影。 《红海行动》,改编自真实故事。 正是他的真实,触动了国人...

  • 关于:增胖报国

    10.01 一整天扑在建国70周年的国庆庆典直播里,时而激动时而感动时而沉坐着不动。晚会结束后,激动难平,于是便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激动,感动,触动,然后不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mp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