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电话号码之后(上大学前换的),我每个月会给家里人打一到两次电话,基本上都是打给我爷爷奶奶的,每次一聊能聊20+分钟,自从读了大学之后,回家少了之后,他们就很期待我能打电话给他们。
虽然每次打电话回去,挂断电话前都会催着我赶紧挂断电话,有时候会像小孩子的口吻抱怨我打那么久的电话,说电话费贵,要很多钱。在他们的印象里面,固定电话还是主流,所以他们一般都会使用固话,后来家里人还是给他们办了卡买了手机。
老人就是这样,给他们添一两件东西,就开始唠叨个不停,抱怨说“乱花钱”,可一转身到了外人面前,他们往往会拿出来炫一把,说某某给我买了什么……。
从初中开始,我都是半个月回一次家,其余的生活基本上是在学校里面。每次我回到家的时候,俩老人都会兴奋的到我家里面来,有时候则会把好吃留给我这个在家的“最小”的孩子。
后来,读了高中之后,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开始会经常性的打电话给他们,他们接到电话总是会很开心的说话,电话的那头总是会说:你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三餐要吃饱,注意保暖……等问寒问暖的话。
再后来,高考完,成绩不是很理想,报考本省的院校有些难度,我是想到省外去读,留在省内则要读独立或民办的院校,除了受够了民办的教育之外(我中学六年都是在民办学校上学),我还想到省外去见识一番。
知道我的想法之后,俩老人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先是同我长久的抱怨之后,便开始劝我说省内怎么好,还让我爸妈和长辈留我。
最后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填了省内院校。
到了大学之后,我开始每个月给他们打一到三次的电话,从一个月一回变到现在的一学期一回。后来打电话给他们俩的时候,他们开始喜欢和我聊家常,说某某邻居家的谁回来了、哪家的孩子去哪里工作了、家里养的羊生了羊崽……
我也不排斥这些,当他们谈及的时候,我也会聊一些他们喜欢听的话题。之前打电话回去基本上都是爷爷接,简短的嘘寒问暖之后,爷爷便会把电话挂断。
后来,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奶奶总会要求要听,每次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开心的总是得知是我打电话回去的奶奶,奶奶的听力不如以前的好,所以我都会把声音说的大一些、语速会慢一些。
俩老人住在自己年轻努力打拼下建的房子,从我们搬出来之后,今年我伯父也搬了出来,曾要他们搬来与我们同住,一直不舍得房子,偌大的房子,就剩下俩老人守着。
我在家的时候,我常会去和他们一起,会和爷爷喝茶(虽然爷爷都是喝浓茶)、看电视、聊家常……,也会跟着去田里面。或者到奶奶经常坐的灶台前的凳子上,看奶奶烧柴火,回味小时候。
家里人都不太赞同爷爷奶奶养羊和一些家禽,一方面是难以管理,一方面则是年纪的问题。虽然没有劝成功,但那些邻居却最能理解。
我有时候很羡慕爷爷奶奶的生活:爷爷每天都会去离家不远的山坡上放羊,把羊拴在树干,一个人坐着抽烟,傍晚时分把羊牵回来。奶奶则会把屋前的菜地上种满蔬菜,逢人便说,过年他们回来就能吃到。
俩老人,偌大的房子,除了走访邻居唠家常喝茶看古装剧之外,我实在想不出来他们还会做什么。养一些羊和家禽、种一些菜等孩子们回来,于他们说来,可能觉得这些更有意义。
年轻的时候艰苦过,才知道不容易。俩老人还不愿让自己闲下来坐在家里面,还是喜欢与相伴了他们大半辈子的田地、柴火、家禽……。
晚上打电话回去的时候,俩老人还是如往常一样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