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二十二

中庸二十二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2-09 07:08 被阅读0次

其二十二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有言:国不可以无常法,家不可以无常规,人不可以无准则。

治国有常法,定而不更者本也,所本者,能够致民生而厚道德者也;制度命令者,顺时势而利用之术也,随时而变者也,可以使人知止知足而不为非,以善其生也。故先王之所以立法制度者,与民为生也;所以尊道贵德者,与民教化之也;所以革*命维新者,与时俱进也。世异时移,日新月异,人之性情非一成不变也,世界之形势不可同日而语者也。是以,顺势随时以权变者,可以不必尽法成规,守本即可;不知变化以固守僵化者,随波逐流而终失其所据,非久长之道也。所以,固本求新,随时进化,与时俱进者也,不能与时俱进,则久必积弊而塞,滞而不通,最终不得不承受其祸患也。是故,知先王之法,不知其所以法者,不为知道也。能够知立法之本,可以权衡机变,顺天应人者,必英明神武之人。

是故,以智仁勇兼具之明王,能够法四时,知进退,序远近,别亲疏,尊贤能,爱人民,明赏善罚恶之法令,守小大强弱之形势,则天下幸甚。

相关文章

  • 中庸二十二

    其二十二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

  • 《中庸》(二十二.诚意)

    题解 知道了性,还要尽性。真诚都能把自己善性发挥到极处,以这样态度关...

  •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二十三)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二十二) 亚里士多德提倡所谓的“黄金中庸”。也就是说: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

  • 真的是别人比你聪明吗?走近先贤王阳明之六十五

    《传习录》钱德洪录第二十二篇原文见图: 先生说:“《中庸》里说“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以前看的时候觉得特别玄妙...

  • “至诚”的功用

    朱子在《中庸》一书中,提到“至诚”的功用,至少有这么几处。 其一,是在“第二十二章:诚意”一篇中。 朱子说:惟天下...

  • 《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

  • 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

  • 晨读《中庸》五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这个境界,就...

  • 《中庸》的主要内容

    1.3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论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中庸》写道: “君子之中庸也,...

  • 何为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遵循中庸之道,小人则往往违背中庸之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二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qx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