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间词话》境界高

《人间词话》境界高

作者: 心手71 | 来源:发表于2025-08-02 09:58 被阅读0次

读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对诗词有了新的认识。当然还有最著名的‘三种境界’学说。

他说,古之做学问或成大事者,必经三层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学说。

其实,这三种境界很早就听说过,那还是在读书求学的时代,三种境界的论述不仅很精辟,而且它表达的形式很特别,很美。都是用一些名家词句表达的,让人读后印象鲜明深刻。

一.三种境界的内涵

要真正了理解先生说的三种境界,首先要理解什么事境界。在《人间词话》的开篇,他就对境界作了阐述。

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对于境界到底是指什么,也许个人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文学艺术的体会,首先是给人以美的体会和享受。

当然,古诗词中的许多内容,表达的都是离愁别恨,比如李煜的名句“人生常恨水常东”,一阕词或者一首诗,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最终的目的是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认识,于此,就有了造境与写境的分别。

王国维先生在第二话中,结合理想之境与现实之境,指出造景也需要参考现实自然的景物和法则,而写实也需要对现实的关系与限制进行取舍,因此,从根本上说二者是相互渗透统一的。

而对于情境的描写,他在诗词中还会出现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更多的是比较客观的描写。

他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就是有我之境。作者的情感表达很强烈真实。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没有我的感受,只描写了自然景物,这就是一种无我之境。

读到这里,对于境界的区分,也有自己的感受。无论是有我还是无我之境,作为一种情感的文学性表达,一定会有个人的情感寓乎其中。如果真要区分是否有我的话,也只能从词语的表达形式上来区分,从内容上说,真正的无我之境是没有的。

所以,要想真的读懂《人间词话》这部书,最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境界”的内涵。在本书的第六话里,王国维先生说“境非独指物也,喜怒哀乐等感情也是境界”

这是对境界的更高层次的理解,使我对境界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境界是一种综合体,它从诗词所描述的具体的景物,到对诗词的情感体会,它带给人的是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说,境界是一种文化修养和艺术感知,它没有优劣本质的区分,只有大小的层级差距。

一个诗人,写儿女情长,花鸟鱼虫。与写家国情怀与历史大事,都一样能反映诗人的爱恨情仇,其本质是一样的,皆是有感而发,情寓乎内而发户外。

当然了,作者这样论述境界,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境界大小取决于诗人的文化修养和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也取决于一定的历史和现实环境。

文以载道,诗词所表达的既是个人的感受,也更是一定历史时期大众的感受,没有单纯的个人,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时期,其做平展现的境界也是不同。所以,境界能探其根本,挖掘出诗词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炼字和创作方法

当然,一首词体现在境界上,是整体的感觉和认识,而一阕词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对境界的营造也能提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字,读到这个字,就让人脑海中展现出繁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象。

一阕词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字词,还比如“云破月出花弄影”中的弄字,给人的感受都很特别鲜明。

一个字把原本静谧的情境弄活了,仿佛动了起来!

在以后得论述中,他反复强调,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创意最高。他更不主张用替代字,不要多用典故。大家之作,写出真情实感最好!

就这一点,他很认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他说,诗中如长河落日圆等是一种大境界,而词人中,只有纳兰的的塞上之作才有此意。如“夜深千帐灯;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等。

他又进一步论述,纳兰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大境界的词作呢。因为他是满人,“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能用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

这样看来,先生推崇的是真情真意呀,他最反对矫揉造作了。联系到现在有些人写作,无病呻吟,不去体验生活,而是闭门造车,或者道听途说,东拼西凑,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也一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接下里,对于诗词的创作,先生又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说“诗词一理,没有哪个容易,哪个难的说法”每种文学形式,皆有又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规律。

诗在唐和五代鼎盛发展到了顶峰,多人染指,就会形成套路,形式与思想固化了,再想发展就难了。所以,宋代的好诗不是太多,而发展成了词。

他还认为,诗词没有题目最好,开始的古风一般都没有什么题目,因为题目概括不了全篇的内容,有了题目还会限制想象。

他说,作词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深入事物内部,才能体察细节,写出的东西才会有生气。出乎其外就是要有全局观,把握事物的整体感受,写出的做平才会有高度。

是呀,先生的论述切中诗词创作的根本。要想写出好的作品,深入了解是基础,收集素材和内容,然后整体把握,通过分析对比,提炼出最具代表性主题,这样创造的词作才会有感染力。

除了以上关于‘内外’的论述,先生最后还提出了创作的另一个要旨,就是对所观察的事物的两种态度,既要轻视又要重视。具体说,比如对于风花雪月等外物,首先要轻视,我理解‘轻视’是举重若轻,不要被一枝一叶迷惑。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样才能全面认识把握客观事物。

再者,对于你所描述的外物,还要重视,即认真体会琢磨,力求与外物心神合一,体会花鸟鱼虫的忧与乐,这样你写出的作品才会真切感人,有生活气息。

三,不同的诗人诗品

这部书中,作者对于不同的词人,都有自己的评论。当然,每个人的观点都有所不同。就看你从何种角度来凭借了。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的凭借也是多角度的。

当然,这样理解也只是一家之言,读诗词,我们体会的不仅是一字一句,透过词句,最吸引人的是体悟诗词的内涵。

不同的诗人,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境,他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写出来的词句也更不同。王国维在书中,还提到“诗品”的概念,对于它的含义,我说不清楚。

他认为李白的诗是以气象取胜的。何谓“气象”呢,我的理解是诗词给人的一种整体气势和表象的感受。具体通过读这首诗词,能传达给你的综合感受。

作者读了很多的诗词家的作品,当然有自己的好恶了。他喜欢南塘中主李璟的一句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而其它读者或许欣赏其它的诗句,这也是很正常。

这也说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诗词的理解和欣赏,永远是不同的,这也是文学最大的魅力吧。

接下来,他对诗品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他说温飞卿的“画屏金鹧鸪”是句秀,韦庄的诗词是骨秀,李煜的是神秀。

当然,因为自己诗词修养的限制,对于他关于这些词人的评判并不能全部理解。但是,作者比较欣赏的是李煜的作品。

他说“词至李煜,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人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他说到李煜最有名的那句“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他认为李煜的词,之所以写的好,是因为他 不失赤子之心者也,他生于深宫,长于夫人之手,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很少,他所见所闻都是些风花雪月,闲愁旧恨。

虽然后期成了亡国之君,对于家国情仇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他的诗词是主观的写情,而不是客观的写生活,而单纯的感受写出来的情感才会真挚感人。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李煜的词写的好,是家国的不幸,却也是诗的大幸。即为国短,为诗长。

作者是一个学贯东西的大家,在书中,他很多的引用和借鉴西方的美学和文学论述。

在十八话中,他就应用了尼采的言论“一些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他进一步比较了李后主与宋徽宗的词作。

他认为宋徽宗的作品只为自己的愁苦,反复哀号之语。而李煜的词作,从家国的破灭看到了世道的无常变化,有一种背负人类罪恶,从根本上反思和拯救世人的感觉。

当然,对于两位同样是亡之君,其感受一定有相似之处,但是,王国维先生认为李煜的词作更高一筹,是因为词作的境界格局不同吧。

接下来,他继续就格局提到南唐另一位词人冯延巳,他很认可冯延巳的作品,如“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到了第二十六话,王国维先生总结出古今成大事,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分别来自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三阙词。也许以前的人们都读过,但是像王先生这样能联系对比,形成一种更有新意的人生,就最让人佩服了。

通读人间词话,明白的不经是诗词的学问与讲究,更多的是先生寓于其中的人生见解和道理。

所有诗话皆情话,时光无情,诗词有意。一曲新词酒一杯,诗酒趁年华。品读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仿佛是在品尝一壶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其中乐趣是言语无法表达。

如果说每个人的追求也有三种境界的话,我们都期望最后的成功。但,无论是独上高楼,还是衣带渐宽,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只要你真正付出了,到最后,蓦然回首间,你所追求的就一定会在灯火阑珊处等着你!

相关文章

  • 解读《人间词话》(十)

    4.《人间词话》“艺术境界的创造与鉴赏” ①批注《人间词话》相关条目 《人间词话》选读 〔十〕太白纯以气象胜。“西...

  • 《人间词话》

    一、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开头的第一句就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词以境界为最...

  • 千古第一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篇第一句“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所...

  • 深圳鼎益丰集团与《人间词话》:“境界为上”!

    深圳鼎益丰集团与《人间词话》:“境界为上”! 深圳鼎益丰集团与《人间词话》:“境界为上”。深圳鼎益丰集团,取名于《...

  • 初读感受

    初读《人间词话》,王国维先生便引入了“境界”这个概念。“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模模糊糊,...

  • 词话自人间

    读毕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的卷上,先生最思“境界”二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中,境界有造境...

  • 境界——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 不期工而自工。 泪眼问华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所谓境界...

  • 【白氏碎语】

    关于境界 王囯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关于境界,王有一段很有意味的论述:“古之...

  • 一篇价值十一万美元的好文章

    (本文谢绝打赏^_^)最近,一位朋友推荐我看《人间词话》,开篇即受益:“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

  • 23天日更

    今天说说人间词话。有境格自高。 这里的境格说的是境界。有境界的人,其思想必定是高远的。 境界品格高的人,写出的文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词话》境界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sho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