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诗词大会最美古诗专题简友广场
梅蕊腊前破 梅花年后多——杜甫《江梅》赏析

梅蕊腊前破 梅花年后多——杜甫《江梅》赏析

作者: 王传学 | 来源:发表于2025-05-11 09:27 被阅读0次

唐朝、五代咏梅诗词赏析(11)

江    梅

唐朝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江梅是梅的一种,又称野梅,在古代全是野生,常在山涧水滨荒寒清绝之处生长,后来才被移植在园中栽培。诗人所见,正是生长在江边荒寒处的无主野梅,由此自然地引发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当时杜甫正客居四川夔州,年老多病。诗歌虽以“江梅”为名,却以抒写“客愁”为主。

前四句由江梅引出客愁。“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梅花在腊月前就破蕊绽放了,过年后梅花开得更加繁盛。“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春光虽然美好,但寄居异乡的愁苦又如何能尽?诗人先写梅花从萌芽到怒放的过程,烘托出一派春意;接着以这种早春美景,反衬出自己浓重的愁绪。

后四句写远望所见,进一步抒写客愁。“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当时诗人正客居四川夔州,年老多病。诗人放眼远望,只见白梅与白雪相映,一片白色茫茫;江风吹动江水,泛起阵阵波浪。但是,故园何在?归舟何在?“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强烈了。他极目眺望家园,只见远方的巫山高耸入云,遮断了自己望乡的视线。浓郁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此诗运用了比兴和反衬的手法,虽写梅花而又不粘著于梅花,以“江梅”为名,却以抒写“客愁”为主,意境开阔。感情沉郁,在咏梅的诗篇中别具一格。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为“诗圣”。他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他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杰出诗作。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沉郁顿挫”,而以沉郁为主。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转自王传学《感受梅花诗意美——咏梅花古诗词赏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章

  • 周六日语文作业

    江梅(预习题)【唐】杜甫 梅蕊ruǐ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含“梅”字的部分唐代诗词 1.唐·杜甫《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

  • 江梅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 春游

    3月正是江南梅花盛开的时节,带上老婆孩子记录下这个初春。 湖州法华寺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上午下山后简单的吃...

  • 一朵蜡梅香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又是一个暖冬,梅花在春节前就已悄然绽放,过了春节更是开得热热闹闹。遇到天气晴好,红...

  • 梅破蕊

  • 一任梅花化雪飞

    一树梅花欲破蕊, 惊破枯荒褐玉骨。 骨奇灵风育美雏, 梅枝斜老疏横奇。 梦回并肩花面映, 一任梅花化雪飞。 红点梅...

  • 蜡梅不是梅花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晏殊《蝶恋花》 1.蜡梅不属梅类 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

  • 我的名号

    梅蕊 笔名“梅蕊”的灵感源自于“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酷爱梅花,因为越是寒冷,她却开的越精神,并且色...

  • 公园偶得(8)

    梅花 一树玉梅妍,数枝黄蕊悬。 不需蜂蝶舞,疏影弄风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梅蕊腊前破 梅花年后多——杜甫《江梅》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hob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