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试食葵薤

作者: 蠢蠢鱼果冻 | 来源:发表于2019-11-13 19:26 被阅读0次

  我一贯喜欢读汪曾祺,他的文章有点精致的家常味道。常常分享一些他老人家知道的稀奇事,即使是看他说植物,说酒,说吃食,也觉得不枉费这时间。

刚刚读到他说葵菜,绕来绕去是不满意现代人不记得古时文章里提过的蔬菜,就算偶尔见着这稀奇菜,也不愿费心尝试。后面举例说西红柿洋葱菠菜都是外来菜,大家也渐渐接受,何必到如今排挤起古时候流行吃的青菜。到这都还是稀松平常的汪氏闲磕。然而他老人家不知怎么的,笔锋一转在结尾留了这样一个句子。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我一下愣住,我想起我大学刚开始培养读书习惯选的第一本书是巴黎圣母院,

那算是西红柿还是洋葱呢?

我想起自己的豆瓣书单里几乎充斥着日英籍的作家,愿意花时间去品旧时英国老绅士的生活,爱读村上的奇妙比喻,也不在意了解阿根廷的短篇小说,对海明威马克·吐温一等也欣然接受,俄国的两个拖翁的书在毛姆和村上的反复提及之后也急急拿来读。

然而那时的我进图书馆,进书店,在中国文学区域里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谁?”说的最多的一个评价就是“没读过。”

我甚至没读完过四大名著,任何一本都没有。

即使水浒和红楼划在我们这代人的中小学必读书目里,中考甚至考片段跟内容,我也没读完过。

更别提三国和西游,三国的大概情节在风靡一时的桌游“三国杀”里被迫了解过必备常识,此外几乎一概不知,当时得知卧龙诸葛还有个旗鼓相当的凤雏庞统同处一世都觉得惊讶。

大三还是大四,过了六级,甚至开始读原版英文小说,啃的吃力费劲,又不再愿意接触译版,怀疑作品在被转换的过程中被扒去了一层含义和趣味。

此时我才幡然醒悟,中国文学我还几乎没碰过。

也是那个时期开始接触汪曾祺的随笔,散文,我从在中国文学区里只知道拿老舍鲁迅季羡林之后,也开始渐渐尝试起了白先勇双雪涛。

最旧的菜也在洋洋洒洒的写白话文,我始终没有把一句话能说完一个故事的古文放进过想读书单。

今天在地铁上猛的读到一句“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心下没由来的一酸。

我觉得汪老在点我吃洋菜不配葵薤,我认了,从没觉过中国在文学上比人差在哪里,本土人是该配点本土菜。

相关文章

  • 何不试食葵薤

    我一贯喜欢读汪曾祺,他的文章有点精致的家常味道。常常分享一些他老人家知道的稀奇事,即使是看他说植物,说酒,说吃...

  • 葵 · 薤

    一看篇名,不知道是啥,而且还有一个字不认识,只认识一个字“葵”,“薤”字不认识,我以为里面有个韭菜的韭,是不...

  • 病随五味所宜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

  • 天地·律 | 食物微史之五菜篇

    文 | 乄妖乀 所谓五菜者,《灵枢经·五味》载,‘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即葵、韭、藿、薤、葱也。...

  • 藠的前世与今生

    汪曾祺老先生在他的散文《葵·薤》中写道:古代的薤就是现在的藠(大意如此)。这样看来,咱中国人栽培、种植、食用藠的历...

  • 近日读汪曾祺散文《人间草木·葵与薤》时,认识了一种“新”植物——葵。乐府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想必都很熟...

  • 《做饭》

    《做饭》收集了汪曾祺有关饮食的一些文章,分了一共五 辑,第二辑收集了五味,食豆饮水斋闲笔,菌小语,葵,薤这几篇小文...

  • 薤,原来你就是六藠

    读了汪曾祺的《葵.薤》一文,饶有兴致地查了“薤”字的潮语读音,才恍觉这种自商汤就有的古植物竟然是潮州人佐粥的...

  • 繁荣昌盛的“百菜之主”——葵

    早在先秦时代,重要的蔬菜有五种:葵、藿、薤、葱、韭,称为“五菜”。 葵为“五菜”之首,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有“百菜...

  • 《岁朝清供》2 舌尖事

    葵·薤到豆腐 我觉得汪曾祺先生十分擅长运用一些感官描述来传词达意。例如在《夏天》中就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不试食葵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uk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