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硯】



【原文】
半塘《丁稿》①和馮正中《鵲踏枝》十闋②,乃《鶩翁詞》③之最精者。“望遠愁多休縱目”④等闋,郁伊⑤惝倪⑥,令人不能為懷。《定稿》只存六闋⑦,殊為未允也。
【註釋】
①半塘《丁稿》:即王鵬運晚年所編之《鶩翁詞》。
②和馮正中《鵲踏枝》十闋:即王鵬運依次屬和馮延巳《鵲踏枝》十四首詞,《鶩翁詞》中僅收錄十首,故稱“十闋”。詞多不備錄。
③《鶩翁詞》:王鵬運自編詞集名。
④“望遠愁多休縱目”:出自清代詞人譚獻《鵲踏枝》之七:“望遠愁多休縱目。步繞珍叢,看筍將成竹。曉露暗垂珠簏簌。芳林壹帶如新浴。檐外春山森碧玉。夢裏驂鸞,記過清湘曲。自定新弦移雁足。弦聲未抵歸心促。”
⑤郁伊:同“郁悒”,憂愁的意思。
⑥惝倪:失意,不高興。
⑦《定稿》只存六闋:指王鵬運《半塘定稿》只收錄了六闋和馮延巳《鵲踏枝》詞,刪去了《鶩翁詞》中所收錄十闋中的第三、六、七、九等四首。
【譯文】
《半塘丁稿》中和馮延巳《鵲踏枝》十闋,是《鶩翁詞》中最精妙的篇章。“望遠愁多休縱目”等闋,憂悶失意的狀況,使人難以放下。《半塘定稿》僅刪存六闋,太不應該。
【評析】
此則王國維評述“吾家半塘翁”王鵬運之詞,對其和馮延巳《鵲踏枝》十闋十分推崇。稱其“郁伊惝倪”,實是稱譽其詞體“要眇宜修”之美。
王鵬運和馮延巳《鵲踏枝》詞共有十四首,收錄在《騖翁詞》中僅十首,而收錄在《半塘定稿》中則只有六首,其求精之意於此可見。王國維在這錄存的十首詞前曾有小序雲:“馮正中《鵲踏枝》十四闋,郁伊惝倪,義兼比興,蒙耆誦焉。春日端居,依次屬和,就均成詞,無關寄托,而章句尤為淩雜。憶雲生雲:‘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三復前言,我懷如揭矣。時光緒丙申三月二十八日。錄十。”馮延巳的詞被王國維稱為“堂廡特大,開北宋壹代之風氣”。“堂廡”雲雲,其實就是指其寄托高遠之意。王鵬運在小序中稱馮延巳此組詞“郁伊惝倪,義兼比興”,與王國維此論也可以對勘。不過,王國維認為王鵬運評價馮延巳的話,也可移評王鵬運自己。“郁伊惝倪,令人不能為懷”雲雲,其實就是指其由內蘊情感的豐富而迷離所引發的深沈感慨。這與王國維素所強調詞體“深美閎約”的審美要求是壹致的。王國維此前論譚獻有“深婉”二字,論朱祖謀有“隱秀”二字,此處則以“郁伊惝倪”四字評價王鵬運詞。而對其後來僅刪存六闋,尤為耿耿,可見其傾慕之意。
註:以上均轉載自易文言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