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阿西尔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编辑之一,也是那个年代少见的女编辑。
她一直工作到76岁才退休。她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并非文学上的贡献,而是特立独行的私人生活。
阿西尔赞美婚姻,却奉行“独身主义”,拒绝婚育,却一直拥有亲密男友。年轻时她也曾沉迷于爱情,对男友的依赖到了寸步不离的程度,直到成为男友身上的饭粒子。一天,男友将饭粒子当众抛弃,才令她明白了爱情不是控制,婚姻不等于占有。
被男友抛弃,一下子把她低到尘埃里的情商拔到了云端。
她由此决定一生不婚,在退休之后才开启了写作生涯,创作了一些小说和多部回忆录,凭借着“暮色将尽”这部谈老年生活的回忆录,斩获了2008年的科斯塔传记奖。
最令人惊艳的是这本书写于阿西尔89岁的时候,食欲衰退,没有胃口,视力下降,老眼昏花,思维滞缓,忘东忘西,被年轻人嘲笑,给社会添麻烦,受死神的威胁……不提老年生活还好,一提起来,她的感受就宛如黄河水滚滚而来,浊浪涛天。
89岁的阿西尔在痴呆和睿智之间游走,她坦言自己的乏味和不安,饶有兴致地讲述老年生活中各种可爱的胡闹搞怪及异想天开。
她的家族是有长寿基因的,母亲和外婆都是在生活能自理的情况下,活到了90多岁的高龄。而阿西尔本人,更是一鼓作气地刷新了家族的长寿记录,她出生在1917年,见证了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整个世纪,2019年1月,她在伦敦逝世了,享年101岁。
这本书回忆了阿西尔特立独行的大半生,她坦率地聊起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避而不谈的话题,比如说开放式的男女关系,衰老带来的欲望消退,以及每日都更加迫近的死亡阴影和身患疾病的威胁,写这本书的时候,她已经年近90了,颤颤巍巍,哆哆嗦嗦,活着本身已耗尽很大的力气,根本没有多余的电量去顾及他人怎么看,因此,她的讲述超级放松,幽默坦诚,读起来令人心头一颤,虎躯一震,接着笑出猪叫声。
女作家出生在一个富足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从小就教育她,你必须学会靠自己谋生,因此,阿西尔牛津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当时的很多女性那样立刻闪婚,她面临的职业选择是非常有限的:做老师或者当护士,但这两样对她来说显然是索然无味毫无吸引力的。
二战爆发了,一切旧秩序都被打乱了,也为她开辟了新的方向,她意外地得到了在BBC新闻部工作的机会,也就是在那时,她结识了一生最重要的生意伙伴,安德列多伊奇。
多伊奇是个踌躇满志的出版商,两个人短暂地陷入了恋爱,但阿西尔很快头脑清醒退回到了朋友关系。战后,他们共同创立了一个出版公司,俩人都是原始的董事,但阿希尔的地位和收入远远不及多伊奇。在当时的出版业,女性只能承担一些助理和宣传的工作。
多伊奇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工作狂,他有着无限充沛的精力,这使他双眼放光,他不仅懂得怎么包装,宣传和商业运作,性格也超级强势,大男子主义一枚。
最初,俩人明确的分工和定位,为他们后来50多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也造成了女作家难以为自己争取应得权益的局面。她不是没有懊恼过,但是她明白,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不公平,在很多人眼里是习以为常的,对于她来说,反抗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