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想发一个朋友圈,能表达一下当下的心情。结果我翻遍了所有摘抄的文字或者图片,皆不能传神。我知道,需要自己动手来书写了。没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我不需要张扬,也不需要喧哗,在一个小小的角落悄悄生活默默耕耘。
那天有个朋友问我,你看那么多书对你有什么改变不?我实打实的讲,有的,真的有的。她给我建议:你这么博学,去抖音上开视频吸粉变现,或者写文章变现吧!她的意思是你这么努力,肯定是为了改变现状。她问我有没有离开这个工作,有另外更好的打算。
说实话,当初开始看书写作,真的就是奔着变现和改变现状的目的去的。但通过五年多来不断的打磨沉淀,我知道了我看书写作,绝不是像浪花一样稍纵即逝的一种权益之计,也不再追求现实的利益。因为一旦设定了限限和捆绑,多少都会违背内心的真实意愿。
我要的只是一种自我呈现,不求让更多的人看见,也不留给给孩子。它只是我来过,我活着时对自我的一个交代,也是一种物证,它证明了我除了是他人的谁谁,最根本得是我自己。
沈复写《浮生六记》,只是为了不忘记芸娘跟他的往日的情谊。卡夫卡是保险业职员,写小说只是他的爱好,所以他可以敞开了去写 ,因为他不靠它们吃饭,或者改变环境。他死后的遗言是让朋友烧毁他的手稿。由于朋友不忍心才有那些作品的面世。
我目前的文学观也是如此。要离繁华热闹远一点,离世俗的名利远一点。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不愿意出席学术会议,也拒绝了到处讲座的邀请。他说:“我最好脚踏实地,别被冲昏了头脑。诺贝尔获奖者命中注定不再是作家,而成为巡回演说家。我决定避免这样的命运。”
我觉得库切的理性和智慧,与他的文字一样不凡。一个写文字的人,能一直写得出文字,写得出好的文字,才是对自己来说最高的奖赏。
我跟朋友说:“我会一直看下去,写下去,不声不响,默默无闻!我不需要向外界证明什么,我内心的丰盈和收获 ,我自己明白就好。”再等十多年,我退休后,孩子也已成人,我想到处走一走,去寻找一些文化的根。直到生命消失,身体消逝,我知道自己曾经蓬蓬勃勃的活过,无悔这一生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