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47章 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

第47章 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

作者: 李梦龙0819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06:04 被阅读0次
索达吉堪布精彩问答

    面对同样的失去,有些人内心豁达,不会纠结很久,遇到什么都能随遇而安,心安了也就自在了;有些人则耿耿于怀,难以面对,要么愤世嫉俗,要么自暴自弃,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困扰。所以,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真正的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的心。

    问:现今这个繁忙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竞争非常激烈,怎样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压力,获得幸福感呢?

    堪布答:按照佛教的观点,最好要学会知足少欲。若能如此,寂天论师说了,这种远离贪欲、自由自在的快乐,就连帝释天王也很难享受到。

    现在这个世界,很多人整天奔波忙碌,并不是真的缺少什么,而是为了面子、为了名利。每个人都不择手段地追求,以至于社会上的大部分资源,最后只流入极少数的富人手里,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浪费。

    其实,一个人有了权力、有了财富的话,应该回馈社会,让更多的人共同分享。若能有这样一颗心,自己的压力肯定会减少,幸福感也会与日俱增,整个社会才能真正体现出一种和谐。

    问:您说烦恼就是菩提,感受痛苦时要想到别人,不断地发愿、回向,以此培养慈悲心,这样就不再有痛苦了,对不对?

    堪布答:这要看每个人的修行功夫。

    问:我在修安忍的时候,觉得应该让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不知这样是否可取?

    堪布答:如果你发心是好的,不想让他的恶行再继续蔓延,那是可以;但若有自私的念头,对他生起了嗔恨心,那就不可取了。

    问:我来自香港大学的医学院。我身边有个很亲近的人,我执很厉害。我也问过自己的上师,上师说她属于串习比较重的,各种习气很难一下子改变。但我还是希望能从佛法上帮助她,请问我应该怎么做?是放任她,自己继续修行,还是尽量用佛法去引导她?

    堪布答:怎么样去度化她,应该是你跟你上师两个人的事情,让我来说有点不合适吧?不过我建议,即使她的习气很重,不能一下子就改过来,你也不应该听之任之。

    倘若翻开佛陀的传记、大德的开示,我们就会明白,度化众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通过长期的劝说,有些人才会逐渐生起信心、出离心、智慧。因此,你对她不应该放任不管,而需要不断地努力。

    作为一名大乘佛子,实际上身边会有很多这种人,你说了一次两次可能不起作用,但只要持之以恒,迟早他会被你感化的。

    有些人认为:“跟这种人怎么讲都没用,简直是白费口舌。”其实并非如此。人分为三种:一种是顽固不化的,谁说了都不听,就算佛陀来了也没用;一种是不用别人去劝,他自己就觉醒过来了;还有一种是,如果经常去引导他,他就有善根苏醒的机会,但你若是不努力,那就没办法了。《百业经》中也有很多故事说,某某众生若没遇到佛陀,就还要在轮回中流转五百世,但遇到了佛陀以后,即生就获得阿罗汉果,解脱了一切痛苦。

    所以,度化众生不能避重就轻。其实,你如果有菩提心,就肯定愿意度化众生,将这种境界传给身边很多人;但你若对此什么感觉都没有,那可能就无所谓了。因此,作为一个佛教徒,居士也好、出家人也好,关键看你有没有这种境界。有的话,就不可能独吞这种精神食粮,而会很愿意跟众生分享,让他们也摆脱一切痛苦。

    再过几十年,你我都不一定在这个世上了,很多人也灰飞烟灭了,有些往生到极乐世界了,有些堕入地狱了。所以,在今生这个短短的时间里,每个人一定要好好把握,用佛法的智慧去利益别人,真的远远胜过金钱上的帮助。

    问:请问,科学家的求知欲算不算贪心?

    堪布答:无论什么人,如果为自己而求,就叫贪欲;如果为他众而求,不要说求知识,即便求财物,也不叫贪心。

    按照小乘教义,出家人摸金钱属于犯戒,大乘教义则相反,假使有人给你金钱来帮助众生,如果你不接受,这才是犯戒。也就是说,按大乘的观点,只要对众生有利,积累钱财也是可以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科学家为自己探求知识,这就是一种欲望;如果为众生探求知识,表面上看是欲望,实际上是智慧。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第47章 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

    面对同样的失去,有些人内心豁达,不会纠结很久,遇到什么都能随遇而安,心安了也就自在了;有些人则耿耿于怀,难以面...

  • 愚者求境不求心

    淡泊宁静,是人生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冲动来自激情,平静来自修炼,别让外界浮躁了自己。 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根源,...

  • 【兰若随笔】转变苦乐

    在迷时,苦乐真实,心随境转;在悟时,苦乐如梦,境随心转。改变苦与乐的,不是外境,而是面对外境的心。

  • 2021-02-06

    只要心美,外境自美;只要心慈,外境自柔。 真能“成事在人”吗?有的人将自身的好好坏坏交由命运主宰。笃信命...

  • 外境并不是痛苦的根源

    棉被把人给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给暖热了?” 玄奘问弟子玄觉:“真是奇怪啊,棉被一直都是冰冷的,它自己又不会暖和起来...

  •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茶本无好坏 甘甜随相伴 浮浮又沉沉 苦乐即人生 ——2019-8-23晨

  • 天亮不亮与我无关

    世间的喧嚣, 城市的繁华, 社会的好坏, 生活的苦乐, 爱情的酸甜, 过年的团圆, 成功的喜悦, 爱情的美满, 美...

  • 0124修持感悟

    没有任何一样事物比另一样更好或是更坏,没有好坏分别对错,对好坏的执着与追逐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苦乐循环,经历的每一...

  • 2018-04-28

    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喜也好,悲也罢,感受都是自己的,外人,只是猜测,永是推测。 苦乐,都是自己的;好坏,都是...

  • 【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万法唯心造”,差别对错都是自我分别所呈现的。同样,面对外境应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47章 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xt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