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与公婆共度新年假期。
老两口风雨同舟多年,是中国传统夫妻的代表。婆婆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颇有持家妇女的智慧。公公是职业司机,每天早出晚归跑车挣钱,养活一家老小。俩人除了晚饭,基本没有交谈时间,更别提浪漫二人世界。但他们鲜有吵架。
公公是家中长子,照顾家中,有时候不免付出的多一些。小叔子性情功利,或可以叫做精打细算,经常被婆婆所不齿。这是公婆俩人最大分歧所在。
但婆婆有啥处理的妙招?就是冷处理。该做的事儿,做好。不想做的事,先吐槽撒泼,注意场合,完后还是该干嘛干嘛。
第一,就事论事 ,不吵架。
小叔子要买房,想让大哥大嫂帮忙看房。婆婆娘家亲戚有关系可以托人情,小叔子就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让婆婆去游说。婆婆不想出面,公公不停的催了又催。掰扯到最后,婆婆还是不想妥协,就不接茬,不吵架也不理你这事儿。每天晚上早早就睡过去。最终,公公自己厚着脸皮去求那位亲戚。给了棍子还要给甜枣。最终买房,婆婆嘴上说家里穷,还是趁一天午后的时间去银行取了钱借给小叔子。
第二,一笑而过,会幽默。
婆婆自诩厨艺高,经常捣鼓一些吃的东西,但是经常受到家人的打击和挤兑。有一次小姨家包了饺子给我们送过来。婆婆专门问公公,你觉得这个好吃吗?公公一点面子都不给:反正比你做的好吃。婆婆一点儿也没恼,不屑的说了句,行,以后谁想吃饺子,自己包,反正我不给你包了。
婆婆嘴硬,但以后她还是时不常的喜欢包点饺子,她经常得意的跟我说,我就擅长包饺子,擀皮儿剁馅儿弄的特快,一点都不发怵。马超他爸最爱吃我的饺子。这强大的内核自信心,我也真是服了。
第三,制造情调花心思。
我们的父母那代人,他们有什么样的情调而言呢?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红酒玫瑰,那什么叫浪漫呢?他们不会说情意绵绵的情话,也不会发那些缠绵悱恻的文字,他们的爱情用什么来表达?除了伟大的爱情结晶孩子,另外就是衣食冷暖。不要小瞧了衣食冷暖,这简直就是人的幸福感的底线。当你吃饱了穿暖的时候,当你吃美了喝美了的时候,你敢说自己不幸福吗?
有句俗话说,想要留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拴住他的胃。婆婆虽然没有文化,却成功的拴住了这个男人的胃。甭管她的厨艺被挤兑打击排挤诟病也好,被嫌弃也好,但是经年累月培养的习惯,让大家都离不开这个味道。这也是一位家庭妇女的职业底线所在,不管多忙多累,都不能忘了回家做饭。
公公每天下班很晚,经常七八点八九点才到家里。婆婆除了熬个粥,做个热饭,总记得去买点儿熟食凉菜,肘子牛肉,鸡腿鸭脖,拌点下酒菜,不失时机的给单调的伙食加上一点新鲜的花样。公公回家来喝点儿小酒,吃点小肉,生活美美哒。
生活的越久越发现平淡的生活里哪有那么多惊喜和浪漫,有的,不过就是千遍万遍的程式化不变的东西。而恰恰是这样的平淡和稳定构成了我们每天的生活,给我们足够安全感的生活。
当你厌倦了厌烦了的时候,如何在鸡零狗碎鸡毛蒜皮中挣扎着生活下去?如何跟那个早已看倦的枕边人相濡以沫?难得糊涂,不要太计较,遇到事情就事论事,一笑而过,花一点点小心思,才能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
我们的父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阅历,尚且如此,我们又怎么能不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