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已经3年多没联系的阿秋,突然给我发微信,问我家孩子工作落实的怎么样了?
我一想她肯定是受到了小萍家孩子工作的事的刺激,到我这来找补了。
阿秋、小萍和我,曾经是同事,也是好朋友,后来单位解体了,我们也各奔东西,但一直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我和小萍又找单位上班去了,阿秋夫妻俩就开了家门店,生意红火过几年,阿秋的消费就和我们拉开了档次,并且我们渐渐地发现,她对待朋友的方式,也发生了彻底改变,不再是那么真诚的待人了,更多的是拿来主义,只对自己舍得付出,在人前哭穷装穷。
后来她说我们这个城市的人都没给她带来温暖,她就搬去另一个有兄弟姐妹的城市了。
七、八年前我们就不怎么来往了,最近一次的联系还是3年前。
这次可能是得知小萍的孩子工作落实在省城的三甲医院了,心里极不平衡,到我这找平衡来了。
曾经我们三家的孩子,就小萍家的孩子读书最不省心,初中补习费都花了好几万,高中还是没有考上,又花了10多万上了个私立高中,高考也考了2年,好不容易考了个三本的护理专业,现在还没毕业就被省三甲医院录用了。
并不是这孩子后来有多优秀,小萍家是医学世家,除了她,其他人都是从医的,国内知名专家都有几个,举全家之力在帮衬小萍,就这个省三甲医院也有她家的专家,懂的都懂,无需多言。
看到阿秋的信息,我根本不想搭理她,于是顾左右而言他,她想要的答案我就不告诉她,只是礼貌性地打了个招呼,未来也不可能联系。
想想阿秋做的事,我不信她在别的地方就能获得温暖。
阿秋家孩子满10岁请客,高考升学请客,她父母、兄弟、姐妹来她家,自家或者亲人生病住院等等,都来告之我们,我和小萍都屁颠屁颠的跑去,从不空手。
有一回我做手术住院,阿秋拿了一盒她家孩子吃了一些,不愿再吃,从而剩下的蛋白质粉,另买了一袋南方黑芝麻糊、一袋豆奶,估计花了不到20元吧,来看我,还让我出来医院大门外,那感觉就像是生怕沾了医院的晦气,当时我还提下来一件牛奶,一捧鲜花送她。
我家孩子高考那年,阿秋就给我玩消失,从5月开始到十一长假结束,断联,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找她。
10月中旬给我打电话,问孩子上学的事。
很明显,躲升学宴呗。
好在我家在本地没什么亲朋好友,从不请客做事。
小萍家也没做过什么事,就父亲做70大寿时请了一次客,这次还专门请了阿秋,结果阿秋连个交待都没给。
像阿秋这样的人,活的就很洒脱,人情债都不是什么事,权当没有,那么谁会给这样的人温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