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贴福字。我在朋友圈偶然发现一张图片,上面写“村西头的周大爷”。看完,我不禁哑然失笑,一些往事也记上心来。
发朋友圈的是我的学生苏云同学,那位“周大爷”,也是我的学生周同学。可巧的是,昔日的两个同学如今成了一家人。话说回来,回到毛笔字上,周同学的毛笔字透着颜体痕迹,也透着我当年教他们时的痕迹。
当年,我带这个班的语文兼班主任,是一间教室的“孩子王”。在哪里,我指导他们课外阅读,写儿童诗,还有毛笔字。我在黑板上用粉笔示范,很多时候手把手教他们运笔。后来,全班50多学生中,有近30人毛笔字写得有模有样,有2位同学的书法作品发表在《孩子天地》杂志上。在那个宽松的环境中,我不急不慢地和孩子们玩写字,很多孩子喜欢上了书法。我想,周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吧!
这张照片也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我。那个时候,我是“村东头的丁大爷”。从16岁开始,每逢春节我都帮村里人写春联。这个习惯,我坚持了20年,直到我28岁结婚。每逢春节,我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就有邻居找上门来求春联了。我在院子里摆好桌凳,铺开红纸为乡亲们写对联,直到别人家鞭炮声想起,我才结束书写。每年的这个中午,我基本是最后一个吃饭的。虽然吃得晚,但心里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我是做教育的。 我想,什么是好的教育呢?就是教给学生良好的认知,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最为重要的。想到这里,再看看图片“村西头的周大爷”,我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