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学习文质老师的录播课《家校共育是对生命最好的成全》,先记笔记:
一、家校是关系最为紧密的生命共同体
1.家校紧密合作是孩子成长的福音
2.家校冷漠、对立是孩子成长的灾难
3.彼此鼓舞、彼此支持必有美好回报
二、理解教育,理解人性,学校也是会犯错误的地方
1.教育工作比你所想象的都要复杂与艰难
2.与其指责学校,不如帮助学校
3.努力以建设者的心态与教师合作
三、经常思考能为学校分担什么
1.很多学生父母有多方面的教育优势,协助学校就是促进自己的孩子
2.以志愿者的姿态参与学校的事务,同样能获得幸福、美好的体验
3.家长改变会促进教师的改变
感悟:
1.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
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下班的时间是家庭的时间。回到家里,我们的角色就是为人父母,为人伴侣。可是身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往往下了班依然在忙于班级各种琐碎的事物之中。想要得到家人支持自己的工作,自己首先要爱家人,尤其要陪伴好孩子、指导好孩子、帮助好孩子。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开展工作,有时遇到麻烦的事情也可以向家人倾诉,寻求解决办法。
无论是8小时以内,还是8小时以外,开心快乐是最重要的。虽然教师这份职业,每天的工作量绝不止8个小时,但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积极应对,一定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富足。
2.与其……不如……
“与其指责学校,不如帮助学校”,这是文质老师在讲座中给家长们提出的一条非常中肯的建议。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更多的想法:
与其指责抱怨学生,不如试着接受他、理解他、帮助他。
与其抱怨工作环境,不如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去做事情。
与其埋怨家长,不如引导、帮助家长,实现家校共育。
与其愁眉不展,不如笑对人生。
换个视角看世界,换种思维想问题,天地也许就变得宽广了。
3.对生命最好的成全
有位老师在他的公众号里写道:你在花园里发现了一朵花,你非常喜欢,甚至着迷。你想永远留住这朵花。怎么办?摘下来的那一刻起,即宣布了这朵花的死亡;做成标本,你还能拥有触碰这朵花的感受吗;拍照把它保存起来,能看到但是其他感觉都没有了。或许应该好好欣赏它绽放的样子,轻轻触摸它,感受淡淡的花香,用多种感官记住它。
我想,把它永远记在心上、印在脑海中,就是对生命的最好成全吧!
学生,就是一个个生机勃勃在成长的生命个体,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有着相同的育人目标,就是想悉心呵护他健康成长。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对着一盆花总是说赞美的、鼓励的、祝福的语言,它就长得格外旺盛。相反,有着相同条件的日照和浇水施肥,对着另一盆花总是说一些指责的、丧气的、恶毒的话语,这盆花渐渐地就丧失了生机。一盆花都如此,何况是人呢?
家庭和学校,只有彼此鼓舞、彼此支持、紧密合作,才是孩子成长的福音,才会成就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