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才是爱
每次写作前,我都会尽量让自己保持安静,不说话。喝茶思考。
舍友推荐的一本家庭教育的书《看见才是爱》,一口气读了五十多页。
我们的孩子都是患有抽动症的小孩,只是轻重不同。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或许眨眼睛,吸鼻子,摇头等一系列其实属于抽动症行为的表现家长根本不会在乎,但是随着人类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好转,抽动症越来越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关注。因为它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抽动症本质上说是一种因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疾病。这种病大多来自家庭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诸如父母经常吼叫孩子、打骂孩子、逼迫孩子等,孩子的大脑因为经常受到惊吓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外部反应,比如咬嘴唇、眨眼睛、抖肩膀等。
其实,两个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不同程度地都出现过抽动症的症状,我们起初认为并无大碍。直到老大的肢体动作有些严重,我们才去市里的权威医院做了检查。医生确诊为抽动症,建议调整家庭教育方式,注意不要刺激孩子,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上大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心理阴影这个词。人的心理阴影大多来自原始家庭或某种暴力伤害。这种伤害在我们一直会伴随我们一生或者影响我们一生。
教育者的悲哀就是采取了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幸运的是我们常常反思,及时作出了调整。
这本书,让我从理论上和科学的角度去认识了抽动症,认识了情绪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面对孩子的情绪,面对孩子的行为,我们如何理智地去判断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我们如何去疏导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找到情绪的出口,从而抚慰孩子的心灵。书中作者借用代表性的例子给我们给出了合理的方法。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对孩子的情绪熟视无睹或者采取不加思索的惯性处理方法,而当孩子的情绪无法发泄的时候,或者我们大人的不合理的方式把孩子逼到一个死胡同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问题精神就会抑郁。所以,我们所看见的孩子的一切不良行为,都是孩子不良情绪的隐性或显性的表现。
想想看,一个年幼的孩子受到指责、辱骂、甚至暴力的时候他不能反抗,他不会辩解,他不知道如何释放自己内心的委屈和情绪,他甚至不被允许哭。孩子是多么无助啊!他像是进了一间黑房子,压抑和恐惧在心里滋长。
看完这本书,我的愧疚像一根根针扎在我的心里,让我想起我曾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曾那样伤害了我的孩子!而我最害怕和最担心的事便是我是否已经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伤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而这种阴影将会不会影响他们一生?
在孩子面前,我是一个罪人,我检讨。我想得到孩子的原谅!孩子,对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