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儿子闹情绪不想上课,哇哇大哭。旁边一个小三岁的小男孩看见了对他说:“哭什么哭?”
听了这句无比熟悉的、老气横秋的话,我仿佛看见小男孩父母经常这样对哭闹的他说“哭什么哭”。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这样对孩子说过同样的话。同样一句话从别人的口中说出让我感觉拒人于千里之外。仿佛一双手把一个委屈的孩子推得远远的。想必孩子听到我们这样说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感受吧。
我们是有多么厌恶“哭闹”这种情绪,以至于习惯性地脱口而出“哭什么哭”。孩子听了非但没有停止哭闹,反而哭得更厉害了。因为他的情绪没有被他信任的人所看见,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哭闹是孩子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仅此而已,只是这种方式相对而言比较激烈罢了。
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而已,然而我们往往故意忽略他的情绪,希望他能够立即停止哭闹,做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
可是,若不被“看见”,不被所爱之人接纳,孩子又如何做到不吵不闹呢?
“看见”才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