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我们老师是不是常常像被吸血蝙蝠盯上的野马,大动肝火。学习“野马定律”后,我更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在一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学生在一道基础题上出现错误。看到满是红叉的作业本,我的怒火“噌”地一下冒了上来。
课堂上,我言辞激烈地批评了学生,声音不自觉地提高,情绪也变得异常激动。下课后,我却感到身心俱疲,胸口隐隐作痛。这让我联想到“野马定律”中因情绪失控而丧命的野马,学生的错误就如同那微不足道的蝙蝠,而我却因难以自控的情绪,像野马一样伤害了自己。
这些年来,类似的场景在教学中频繁上演。学生忘带作业、上课开小差、课间打闹……面对这些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被愤怒占据,很少冷静思考背后的原因。静下心来细想,这些错误对于学生而言,不过是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
他们就像正在探索世界的行者,难免会迷失方向、犯下错误。而我作为引路人,本应给予理解、耐心和引导,却因情绪失控,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仅让课堂氛围变得压抑,也损害了自己的健康。
“野马定律”也让我意识到,教育的过程不仅是塑造学生,更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当我因学生的错误而愤怒时,实际上是在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成果不满。这就要求我,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要从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入手,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学生。比如在学生频繁出现作业错误时,我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存在漏洞,是否忽略了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因情绪失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决定做出改变,当情绪即将爆发时,我会尝试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同时,我也会加强自我情绪管理的学习,掌握更多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如运动、冥想等,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教育中的各种挑战。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智慧的教育者,用爱和耐心为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同时也能在教育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收获职业的幸福感。不再让“野马定律”主导我的教育生活,以更加从容、平和的姿态,书写教育的美好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