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如何将新知识长在自己身上

如何将新知识长在自己身上

作者: 徐立文Levin | 来源:发表于2016-12-25 22:53 被阅读0次

为什么大家常有看完一本书,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书里的内容全忘了,有一种看了也白看的感觉。原因可能是书里的新知识点没有和你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有效联系,新知识点处于孤立状态,时间一长自然大脑就遗忘了。怎样才能把新知识与你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呢?

万维钢在《理工科思维》[1]一书中,就曾提到:

把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同生长在心中一颗不断生长枝叶的数。

把知识拆开、撕碎,在重新组合起来成为自己的东西,他才真正属于自己。

为了习得“长”知识的技能,有那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借鉴,小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1.带着问题去阅读


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独立思考,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与作者展开对话,来辨识和思考作者所阐述的观点和结论。

借鉴《学会提问》[2]一书,将关键问题清单总结如下: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举了什么事例来论证观点

事例的是否可信

推理论证过程是否有错误

论证的结论是什么

这个结论对我有什么用

这个结论还能用在哪里

应用它需要具体什么样的条件

这种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方式,培养的是淘金式阅读的思维方式。淘金式思维方式是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和结论,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记读书笔记


计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将书中的内容转为自己的知识,加深记忆,便于日后检索,积累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参照万维钢的《理工科思维》,好的读书笔记应包含四个方面:

(1) 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3) 记录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 发现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与传统在纸和本子上计读书笔记相比,在互联网时代,使用专业的笔记软件来记录和整理知识,它们具有很多突出的优势,使用起来也更加便捷,可以做到随用随查,就好比是给大脑外加了个移动硬盘,即不占地方也不用担心丢失,你只需要对信息分类存储,设置检索的关键词,等到用的时候很方便就可以查找。

本人常用的笔记软件是印象笔记Evernote,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便于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信息库

易于分类收集和存储信息

便于检索和查找信息

标记个人批注,辅助思考

移动端多平台同步存储

网页、微信文章同步收藏

以《学会提问》中有关淘金思维为例,小编在印象笔记中,用黄色标识主要概念,红色标识作者观点,紫色标识为读书批注,同时添加标签索引。很容易就完成了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具体下图:

有关如何高效使用和整理印象笔记的介绍见知乎,另外,印象笔记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把微信里看到的好文章同步保存到印象笔记里,非常的方便。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78550

3.写读后感


学习经历三个步骤,分别是输入、 处理、 输出三个步骤,同样读书的过程也同样经历这样三个阶段。读书的过程是输入的过程,处理的过程实际上是思考的过程,写读后感就是思考后输出的过程。写作可以倒逼思考,更进一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写出高质量的读后感应包含几个方面:

书中的亮点是什么;

与你的知识体系中那些知识点能建立起联系;

书中的亮点、概念、方法论可以进一步应用到那些领域。

4.分享读书心得

教才是最好的学[3]。分享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和践行的过程。美国研究的学习金字塔模型如下[4]:


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学习效果最佳的方式是教授给他人”。

读书需要先把知识理解消化,并不断实践总结,融会贯通后,把经过自己思考所得的方法论写出来,然后再与他人分享交流,教授给他人。与被动学习相比,主动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教给他人,就是分享给他人,在教和分享的过程,会把所学的知识真正的吸收消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的做到知识的融汇贯通。

本人长期关注的个人微信公共号战隼Warfalcon read01,有一篇叫《提炼后的知识才是力量》的微信文章,提出的核心建议是:

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作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储存当作掌握。

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总结以上,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淘金式思维来甄别、吸收消化书本中的知识,并不断践行,才能让新知识与你已有的知识体系重构在一起,不断成长,变成一棵属于自己的知识树。


参考资料:

[1]万维钢,《万万没想到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2] 美 尼尔 布朗,《学会提问》,第1章 学会提出好问题;

[3] 李笑来 《七年就是一辈子》,28 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http://zhibimo.com/read/xiaolai/reborn-every-7-years/A22.html

[4] The pyramind learning,http://www.thephuketnews.com/understanding-the-learning-pyramid-40899.php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搜索[向内看自己] 

                                                            微信ID:xiangneikanziji

相关文章

  • 如何将新知识长在自己身上

    为什么大家常有看完一本书,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书里的内容全忘了,有一种看了也白看的感觉。原因可能是书里的新知识点没有和...

  • 长在自己身上的门

    或许是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从而造就了每个人性格的不同。而我就是那类脾气急躁,稍有事情就“呼天唤地”的那种人。自己平...

  • 快乐长在身上

    “我佛慈悲,悲天悯人……佛教的人,是不是都很‘悲’,不快乐呀……” “这会儿你又要快乐啦……” “我就是想到这个而...

  • 《长在身上的故乡》

    《长在身上的故乡》 文/闵小建 故乡是刻印在身上的胎记 一片陌生的土地 一声紧促的哭啼 就唱响了一生的回忆 小时候...

  • 长在人类身上的肿瘤

    人们给我取了一个名字——手机,我是长在人类身上的一个隐形肿瘤,可是他们并不知道。 生为手机,我很自豪,因为人类离不...

  • 长在身上的毛

    长在身上的毛 故事还没开始之前 那颗最亮的星 我走它就走 我停它也停 或许这是个逻辑上的错误 宁静的夜晚和我的思绪...

  • 长在身上的围裙

    长在身上的围裙 文:孔维(一)奶奶 每天晨练时的短袖上衣,时常有油渍或者其他饭食的污渍,不用问,一定是家庭妇女做饭...

  • Read140无限可能

    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最难的其实并不是新知识的输入。如何将这些新知识转化成记忆,将它们牢牢的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我们...

  • 别把嘴长在别人身上

    春节在家的时候,我妈和我妹爱闲聊。两人往小椅子上一坐,就能从王某的老婆谈到张家的姑娘。又听闻今天谁过世了聊到他生前...

  •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们的心,我们的肉,长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尝的味道,也只有自己知道”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将新知识长在自己身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br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