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些古人作诗用典,专用同姓的历史人物故事

有些古人作诗用典,专用同姓的历史人物故事

作者: 老街味道 | 来源:发表于2022-01-05 09:50 被阅读0次

前言

赵翼《陔余丛考》中提到:诗词专用本家本人事。即赠人诗词中用典,都是与被赠人同姓名的历史人物。

这一点,对于诗人的学识有很高的要求。古人熟读经史,自然比我们要方便许多。其实,就算一时想不起来,回家找类书查一查,还是不算太难的。很多古人作诗也是宿构,未必是当场创作出来的。

赵翼在文中举了几个例子,在这里分享一下。

一、赠张先

第一首是苏轼写给张先的七律:

东坡《赠张子野》诗云:"

锦里先生自笑狂,奠欺九十鬓毛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东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此通首皆用张姓故事也。

张先,即著名的词人张子野,据说他八十娶小妾,传说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故事就是说他。陈述古请苏轼写首诗评价一下这件事,于是苏轼作了这首《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这首诗用了很多典故,典故中的人物都姓张。

九尺鬓眉苍,指唐朝宰相张镐,出自杜甫《洗兵马》 :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出自元稹《莺莺传》,崔氏之女莺莺的情人是张生。

公子归来燕燕忙。燕燕,传说是唐朝诗人张祜的妾。又《汉书·外戚传》:

上见 赵飞燕而悦之。先是有童谣曰: 燕燕 ,尾涏涏, 张公子 ,时相见。盖帝每微行,尝与张放俱,而称富平侯家,故有张公子 。

柱下相君犹有齿,汉代丞相张苍,老年后口中无齿,专食人乳,妻妾以百数。

江南刺史已无肠。江南刺史张又新,白乐天《山游示小妓》诗云:‘莫唱杨柳枝,无肠与君断。’”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安昌客,汉代张禹封安昌侯,张禹有彭宣、戴崇两位弟子。张禹对待戴崇不拘小节,经常邀请到后堂。张禹对待彭宣,则正襟危坐讲论经义。 此处苏轼以张禹比张先,以彭宣自比。

二、送郑户曹

《送郑户曹》诗:"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亦用郑太、郑虔故事。

第二首是苏轼的《送郑户曹》,全诗为: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従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郑户曹,名叫郑僅,时赴任大名府(又称北京大名府),苏轼送行时赠诗。

公业指东汉郑太,《后汉书》记载 他“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

用这个典故,是承接颔联的:羸僮瘦马従吾饮。因为郑户曹好客,平时豪爽大方,所以才落得“羸僮瘦马”。

广文,指唐朝杜甫的好友郑虔,他在广文馆中任博士,人称“郑广文”,杜甫作诗赠郑虔: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惟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可知郑虔也是一个清贫的官员。

苏轼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明郑户曹的好客与清贫。

三、《寿王筹堂》

金国诗人李俊民《寿王筹堂》诗,全用王姓人物:

"此生但觉醉乡宽(王绩),谁谓螭犹北海蟠(王猛)。

处处相迎皆倒屣(王粲),人人共喜欲弹冠(王阳)。

州应向日悬刀梦(王濬),山试今朝拄笏看(王子猷)。

仙驭未来缑氏鹤,月明吹彻玉笙寒(王乔)

王绩,号称斗酒学士,初唐著名诗人,有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著有《醉乡记》。

王猛,南北朝时期,前秦的丞相。前秦皇帝符坚曾对王猛说:“卿昔螭蟠布衣,朕龙潜弱冠,属世事纷纭,厉士之际,颠覆厥德。朕奇卿于暂见,拟卿为卧龙......

倒屣,写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时 邕 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 粲 在门,倒屣迎之。粲 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王阳即王吉,字子阳。《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拄笏看山,写王羲之第五个王徽之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悬刀梦,写的是王濬的故事,表示升官的前兆。《晋书·王濬传》:“濬 夜梦悬三刀於卧室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果迁 濬 为 益州 刺史。

缑氏鹤,相传王子乔于 缑山乘鹤成仙。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 者 ,好吹笙作凤凰鸣。....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柏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

这首诗虽然用典过多,但是几个人物各有特色,李俊民赞扬过生日的人具有这七个人的特点,恭维话说得真是漂亮。

结束语

作赠人诗词,如果用典,首先要考虑典故中的人物与行为,是不是符合对方的特点。并不见得一定要同姓。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中自喻匡衡、刘向: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这两个人物都不姓杜,但是这两个人遭遇与杜甫相似。

所以说,用典首先要注意是不是符合人物特点,其次再考虑是否同姓的问题。其次,李俊民、苏轼的诗,用典过多,显得过于雕琢,成了点鬼薄。而且,很多典故普通人并不了解,因此,自然也很难流传 。

例如苏轼写张先的那首诗,远远不如后人杜撰的“一树梨花压海棠“更有名。

@老街味道

不学寒山落韵诗,是指寒山和尚作诗落韵了吗?什么是落韵?

相关文章

  • 有些古人作诗用典,专用同姓的历史人物故事

    前言 赵翼《陔余丛考》中提到:诗词专用本家本人事。即赠人诗词中用典,都是与被赠人同姓名的历史人物。 这一点,对于诗...

  • 古代诗人中,谁是用典的高手?作诗应该怎样用典

    前天回答了一个问题:诗词界谁是用典高手?作诗应该怎样用典? 前言 古诗词的创作,用典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法。诗词的篇幅...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百六十四

    卷七 为人不可有我.…作诗不可无我 六七、诗的用典 【原文】用典一也,有宜近体者,有宜古体者,有近古体俱宜者,有近...

  • 取花名

    新公司让取花名,须来自武侠剧或是历史人物。我同姓的历史人物就那么几个,又都太出名。于是我找了一堆武侠剧中觉得挺好又...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六 四十八 原文 博士卖驴,书券三纸,不见“驴”字,此古人笑好用典者之语。余以为:用典如陈设古玩,各有攸...

  • 硬读《随园诗话》(208)

    卷六(一四) 【原书卷六·四八】博士卖驴,书券三纸,不见“驴”字,此古人笑好用典者之语。余以为:用典如陈设古玩,各...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四百三十二

    卷六 诗情愈痴愈妙 四十八、诗言志 【原文】博士卖驴,书券三纸,不见“驴”字,此古人笑好用典者之语。余以为用典如陈...

  • 古人是如何作诗的?

    古代的诗人是怎么作诗的? 这个大抵和当下文人如何写报告,朋友之间互相调侃,文艺青年如何发朋友圈是一样的。 第一种情...

  • 崇拜会作诗的古人

    包公祠半日游,黑瓦白墙的徽式建筑,小桥流水的长亭,隐隐袅袅的腊梅香,可惜我不会作诗,只好拿古人的诗句来应景了。 山...

  • 学古人作诗 】 入秋

    入秋 一夜暴雨入江流,梦深难醒不知秋,晨起远看一片雾,近睹光芒万丈空。 2018.9.21,晨 入秋 之二 秋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些古人作诗用典,专用同姓的历史人物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sh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