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从文

作者: 莫遐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23:42 被阅读0次

这几天,我不知怎地,可能是受莫言对沈从文的评价影响吧。莫言说,沈从文的语言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体。就像老舍,把独特的京味语言运用到小说当中。

起初我也不知什么是文体,我便开始慢慢地去欣赏,领会大作家的语言——那些抽离于故事之外的独特魅力。这是改编电影里看不到的东西。

很早以前我就看过很多大家的散文,其中就包括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当时的我太过拘泥于故事的情节,实在是鄙陋粗浅,不懂得欣赏散文真正的精华,精华当然不在于“形”,而在于“神”。那或许就是语文老师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吧。

这本《湘行散记》如若一个普通人来看,的的确确是一本再平凡不过的旅游日志了。我当时读了一半,只读到的仅仅是一个人,在船上无聊地写着一些无聊的东西罢了。强硬着逼着自己读了一半,觉得内容实在是枯燥乏味,便一脸失望地抛下这本书了。

正是前几天一个失眠的晚上,我闲来无事,抖音荣耀不是我的主菜,只好借着电子书,当做摇篮曲,准备好读书犯困的预想,岂不美哉?我手机读书软件kindle里那本《湘行散记》又开始在我的脑海里彳亍,刚好那天读莫言的访谈录,提到沈从文的语言如何美妙,我情不自禁地又开始从原来的位置读了起来。

这一次,我开始认真刻意地去注重作者的语言了。后来我越读越觉得好,甚至本来留有一丝睡意的我,此刻却异常清醒。我开始将故事情节抛开,仔细品读作品的语言,我发现,即便我不需要从文章的开头看起,我也觉得文章写的好。想必那打动我的必定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这种文体恰恰就是用语言来承载的。

沈从文的用词,内含极少的生僻字,语言简洁明朗,纯净如水。读起来如若不是有几个生僻字,像极了一个小学生的语言。难怪他可以写出《边城》,如若用鲁迅的文笔去写《边城》,绝对是写不出来那种味道的。

今天上午我很快就读完了《从文自传》,这本自传几乎只记录了他二十岁之前的一些经历,这些经历后来沈从文自己总结也说,这些童年的个人经历是他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宝贵经验。当然,如同莫言一般,这些同样奠定了他一生的写作基础。

其实,读完《从文自传》我发现这其实更加像一本散文而或随笔,记录的一些人物虽然和他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其实有的篇章,我读完记住的不是他,而是他笔下的朋友而或传奇人物。

对比我看过的《老舍自传》,这本着实是太随性了。我想,这和他老人家的性情是相关联的。沈从文小学就不爱学习,经常和表哥一起逃学。辛亥革命后,转到新式学校,两个哥哥都是学校里的教员更加肆无忌惮了。这些故事他写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像是一本自传,更像是他一个人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就像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虽还年轻气盛,但已经没有了童年,而对于沈从文来说,童心未泯,依旧用赤子之心,书写出一本极富沈味儿的回忆录吧。

下午,我便顺其自然地找到《边城》,忘乎所以地读了起来。《边城》这本书本来我是买过收藏的,一直放在家里,现在无奈只好写看看电子版来解解渴了。

《边城》一本书才四万多字,沈从文二十出头便写出来了。我想,这种作品,如同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只能在年轻时,不经意间,挥洒出来。《边城》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有节选的,那时我哪知道沈从文背后的故事,读起来也只是知道翠翠和爷爷,甚至都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一遍课文。其实,现在想来,不管是小说,诗歌,散文,如果没有去深入了解作者的个人生平,是很难去完全理解作品背后的一些意义的。

《边城》我读完,特别喜欢其中一段情节。两个小伙子追翠翠的时候,爷爷说,需要对着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我觉得十分有趣。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个不现实,但是唱歌这个倒是挺现实。后面的结局我觉得写得恰当好处,爷爷去世,翠翠与爷爷的好朋友相依为命,等待着二老的归来。这个结局让人不禁感叹,又不自觉地引起遐想与猜测。这不就是现实中爱情的模样吗?

最后,我想,沈从文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难道不是因为沈从文有独特的魅力吗?虽然他的妻子张兆和在晚年整理他的遗稿才能真正读懂他,但一个作家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他的作品被大众认可,何尝不也是一种最大的自慰呢?

记得木心说过,名气来源于误解,毕竟,像卡夫卡那样的伟大作家,连生前的“误解”都没有。

相关文章

  • 2019-05-17

    读沈从文《烛虚》...

  • 读沈从文

    这几天,我不知怎地,可能是受莫言对沈从文的评价影响吧。莫言说,沈从文的语言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体。就像老舍,把独特的...

  • 读沈从文

    1.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2.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在你的鉴照下,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3.日子平平地过了一个月...

  • 读沈从文《情书》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 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 你所给我的光阴 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 永远不会...

  • 初读沈从文

    提笔写了一个题目,叫“初识沈从文”。想了想,又把“识”字改成了“读”。我只不过刚刚读了沈从文先生的一本书,怎么敢称...

  • 读沈从文《边城》

    沈从文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时,还是在语文书上看到他的《箱子岩》。自己读过一遍后,对先生描写风土人情的手法...

  • 读沈从文《萧萧》

    萧萧是个不谙世事的童养媳,大概十岁出头的样子。在被负心汉花狗子引诱失身后,她用尽了自己能想到的办法打掉腹中的胎儿。...

  • 读沈从文先生。

    硕硕读沈从文的《边城》和《湘行散记》,有种看不太明白和安耐不住的浮躁,那也硬按在那里读。 从沈从文的笔锋视角,人们...

  • 读沈从文杂感

    花了一晚上时间读了沈从文的三篇小说《萧萧》、《三三》和《边城》。小说的结尾都是开放性的,略带一点悲伤气息。 在现代...

  • 读沈从文《边城》

    最近忙于处理一些琐事,译读《老人与海》暂停一周。 此刻坐在电脑前,突然想起听过很多次蒋勋讲《金刚经》里有一句:“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沈从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fb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