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播客都收录在往期回顾里边, 可以直接看往期回顾看体验会更好~
全文字数:874 | 阅读时间:3 分钟
1.「心理咨询的本质与适用场景」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 一种体验, 帮助你觉察和了解自己。
适用于生活中各类困境:如工作压力大、亲密关系冲突、亲子沟通障碍、重要抉择迷茫等,并非仅针对“疾病状态”。
与医院看病的区别:医院针对长期或严重症状,心理咨询可应对日常情绪、关系等问题,更早介入能减少弯路。
核心特点:依赖来访者的主动性,通过与咨询师建立“工作联盟”,利用安全稳定的环境梳理情绪、调动自身资源走出困境。
2.「心理咨询和朋友倾诉的差异」
心理咨询提供绝对安全的环境,消除"被评价焦虑"(例:无需担心隐私泄露或社交负担),使来访者深层情感得以释放。
3.「合理看待焦虑」
适度焦虑:让你紧张, 提升敏感度,维持行动警惕(如投资中对风险的审慎)
过度焦虑:侵蚀理性,引发失控决策(如股市恐慌性抛售)。
社会性情绪羞耻:焦虑/抑郁等情绪被污名化为"弱点",实则反映真实需求(例: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可能源于当下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情绪生态观: 无需追求“完全无焦虑” 或 “只快乐”,情绪本是多样的(烦恼、愤怒、焦虑等均正常),健康的状态是能容纳这些情绪共存,过分时可寻求帮助。
我们特别容易对情绪赋予正面和负面,但事实上这所有的感觉都是真实的感觉, 真实这件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轻易批判自己的情绪。
4.「金钱背后的深层心理需求」
追求财富常是情感需求的代偿: 如追求经济独立(FIRE 运动),表面是想 “不工作”,深层可能是对现状的不满,渴望解脱或自由;
追求高薪可能源于对“被爱、被肯定” 的渴望(如通过成功获得亲近者的认可)。
金钱是手段而非目的,看清深层需求(如被爱、自我实现),能让追求过程更清晰。
5.「咨询师的“普通人” 属性」
咨询师并非“情绪完美者”,也会受环境影响产生焦虑(如对育儿、生活不确定性的担忧),但能通过专业视角反思自身需求
正因为有真实的情绪体验,才能更好理解来访者的感受,建立共情连接。
6.「低成本心理服务资源」
公益资源:心理援助热线、危机干预中心。
低价咨询:团体咨询(百元)、社区心理服务。轻量工作坊。
金句摘抄:
投资是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
心理咨询不是让你成为'更好的人',而是让你更成为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