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矛盾产生的刹那,双方都被自己的情绪或者内心剧牵引,陷入了争执,互相看不见,却要要求对方可以看得见自己。人一旦陷入自证的环节,就很容易激起对方的防御,所以通常被称为陷阱,不是自证本身没用,而是因为这个自证通常是建立在“你不对”的基础上。
守便是攻。
这就好像两个人本来一起欢欢喜喜的在走路,突然到了一个岔路口,双方都选择了自认为对的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仅如此,还要将对方强行的拽到自己的路上,让对方来走走自己的路,以此证明,我的才是对(合理)的。在这种拉扯和争执中,两个人都需要离开自己的道,也没法站在对方的道,看着拉扯了半天,其实在最初的那个分叉路口并没有真正离开。
不欢而散。
与此同时,不同反应的人,最后对于关系,做出了不同的力量,使得关系也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种是,持续投射。将矛盾中所有不能接受的恶都投向对方,越想越气,越想吵的越不过瘾,等到到第二次见面的时候,短兵相接。天长日久,原本深厚的情意也在这些战斗中消磨,土崩瓦解。
另外一种,是自省式。不断反省在这件事情中,自己投射了什么,哪些是因为这段关系产生的,哪些是过往经验带来的。等全部都梳理好,归置好,再去和对方交流,道歉、澄清,继续沟通,直到双方达到一致。
后一种如果自身不够强大其实也很容易被对方带偏,即一个讲感情,这似乎是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男性偏向处理问题,即理性偏多,女性偏向关注情绪,即感性过多。虽说是一种刻板印象,也不无道理。
追根究底,人其实很难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如果真的被理解了,那确实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