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有个满面愁容的老人领着孩子来买书,其实孩子也没有多任性,不大一会儿,就见老人开始打骂孩子,骂孩子不听话,骂他是累赘,我过去给劝开了。说实话,我很讨厌这样的人,太没素质。但是接下来在跟她的交流中,老人跟我讲述了她的现状。
她的老伴儿和儿子已经去世十多年了。只剩一个女儿,被丈夫抛弃之后得了精神病,现在只能靠低保金维持生存,最要命的是,女婿连孩子也不管,一股脑儿抛给了她。她要替女儿照顾外孙,每天接送他上下学,操心他的学习等等。一个已到暮年的老人,本来应该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可是命运偏偏赋予她这样的使命。生活的压力导致她脾气暴躁,拿孩子当出气筒,每天抱怨不停,不是打就是骂。我开始同情她,也可怜那个孩子。降生在这样的家庭,不是他能决定的。
我劝她,不能用这种态度对待孩子,孩子淘气是正常现象,不能要求他和大人一样,那太苛刻了。既然现状改变不了,不如接受现实,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就可以了。再说,您每天生气,对自己身体也不利啊,她点点头。我忽然想起问她女儿的身高,我的衣服她是否能穿,老太太连说能,我说我有几件旧衣服,如果不嫌弃的话,等下次再来的话拿回去。她连声道谢,带着外孙回去了。
一晃儿几个月过去了,今天她又带着外孙来了,一上楼,就听见她跟外孙说,看看阿姨在不在,我发现她的腰弯得很厉害,步履蹒跚,急忙上前扶住她,让她坐在我的坐垫上,她坐下来之前,因为有两个坐垫,她并没有让我坐,而是拿出一个让外孙坐。我问她的身体情况,她说得了腰间盘突出,现在正在治疗。她这次还是来买书的,但是我们这里没有。边说话,她边用坐垫擦她的手机屏。她虽然只有六十多岁,但感觉似乎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苍老得严重。她跟我说孩子补课的事,补吧没钱,不补吧,又怕被别人落下。我的建议是不需要跟别人比,不必跟风,只需要尽力即可。
下楼的时候,她拎着一兜我给的衣服,她喊着外孙的名字,让外孙帮她拿着,可是那孩子就是不过来,她说,在家里支使他也是不好使。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人啊 ,往往都爱抱怨别人,尤其自己的晚辈。但是从来不会从自身找原因。这个老人身上的毛病显而易见,孩子降临到她的家里,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以她的素质,我为孩子感到深深地忧虑。所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人的思维里,都认为寒门出贵子,尤其出孝子。我们看到的新闻也都是贫困的人家,孩子多么努力学习,多么体贴家人。实际这种例子很少,寒门出逆子的大有人在。这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出身寒门的人格局小,爱抱怨,自私,心里不阳光。这是一代代家庭教育导致的。坐井观天,就是所谓的穷人思维。教育他的人就不合格,怎么能期望孩子合格呢?你觉得你辛辛苦苦养他,他长大了生活艰难,自然会怨恨你把他带到人世,不能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发达了,他会嫌弃你,说出你的种种不是,教训你根本不配做家长,让你哑口无言。于是两代人互相怨。被迫活着,被迫付出,都疲惫不堪,都想索取,挣扎,挣扎,到底谁错了?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