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执象而求

《道德经》执象而求

作者: 一叶之识 | 来源:发表于2023-02-11 06:43 被阅读0次

执象而求

“执大象,天下往。”执守大道,则可以使天下归往。大象,即“道”。“道”产生天地万物,无形无相,无处不在,它是最大的“象”。懂得了宇宙万物之道,则无往而不利。《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道法于天,因而有了风雨雷电,日明夜暗四季轮转。

“往而不害,安平太。”归往而不伤害,就会平和而安泰。这里是建议统治者要懂得天地间的法则,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能“往而不害”,直行无碍,平安舒泰。

“乐与饵,过客止。”音乐和美味佳肴,只会诱惑人心,好听好吃的东西在那里,过路的人会停下来。世上一切物质的东西,只要使人感到舒服快乐的,人人都会受到诱惑。

“乐与饵”,可以理解为当时的“仁义礼法”,“过客”指那些平庸无能的官员,老子在此告诫他们不要沉溺于声色美食,应该归附于质朴之道。春秋末年,统治集团从上到下,纵情声色疏于政事,是普遍性的现象。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使人们遭受严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荒于朝政,丝毫不关心百姓的死活。老子看到这种状况,为百姓的安危生存而感到忧虑。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作为生命之源的“道”,讲起来淡而无味,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用它却也用不尽。上面几句形容了“道”的特点,它与可闻可见的音乐美食之类是不同的。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执象而求

    执象而求 “执大象,天下往。”执守大道,则可以使天下归往。大象,即“道”。“道”产生天地万物,无形无相,无处不在,...

  • 《道德经》执象而求2

    王弼注曰:“言道之深大。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乐与饵,应时感悦人心也。乐与饵则能令过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

  • 不执象而求

    不执象而求,我每天要的是牙齿清洁,而不是为了某一种牙刷。只要我的牙齿清洁,这是我刷牙的目的。 我每天写文章的目的:...

  • 执象而求,坦坦凿凿

    2017年终总结 今年过的兵荒马乱 在国际法促进中心做完了最后三个月的实习,成为设计担当 去CIETAC认识了殷岳...

  • 《不执象而求》笔记

    弘一法师的临终撷语: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亡言。 产品是个表象,需求、利益、价值是一个更深层的、更本质...

  • 镜像世界、执象而求

    这一周笑来老师栏目最大的收获是镜像世界。 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可能或者完全相反的生活。一幅图,左侧完全靠...

  • 《不执象而求》笔记

    ● 推荐指数:★★☆☆☆ ● 概要 ○ 真正的需求并不是客户想要的工具,而是客户想要的目标。 ● 回顾 ○ 一、营...

  • 执象而求,咫尺天涯

    一、一股执念为“学区” 一夜辗转反侧,布丁在宁波的学区房还没有着落,由于政府拍卖地价不断上涨、各种吸引人才落户...

  • day 36 不执象而求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弘一法师 今天从得到上吴伯凡老师的知识笔记里读到弘一法师的一句临终偈...

  •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五

    品味《道德经》之三十五 【原文】 执 大 象 , 天 下 往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乐 与 饵 ,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执象而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ul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