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我们不能站在制造问题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曾几何时,市面上特别流行一个关于“执行力”的培训项目,企业业绩没有达成,执行力不到位!企业新战略没有落地,执行力有问题!老板意图没有被领悟,执行力的事情!总之,执行力是万能灵药,超级背锅侠,看上去,执行力培训就成为了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了,于是乎,各种领导生病下属吃药的现象层出不穷!
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领导者将执行力原则奉为圭臬,殊不知,执行力出问题并不单纯是员工的问题!
关于执行力出问题的根源,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拉姆.查兰提出了其独到的洞见:
1、执行的核心,在于三件事:人才、战略和运营。正如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组织的大事,无外乎战略与结果。战略是罗盘和指南针,指向明确的方向,保证组织没有偏离航向;结果是保障,没有结果的努力都是白纸;而人才是执行战略,产生运营结果的载体。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很多企业面临着资源分配的难题,因此,战略的落实节奏,人才保障如何合理的调配都是关乎战略执行成败的要素。
2、 执行力不是下属的事情,作为领导,你必须让大家感到,你真的与他们同心同德,真的在与他们并肩战斗。这需要精通掌三个关键内容:1)制定目标,聚焦重点。要以更宽的视角看待事物,在更深的层次上分析事物。2)了解进展,及时准确。做好执行,需要你能够及时了解工作进展。作为领导,不能总是亡羊补牢,等到出了问题,再去解决,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及早发现,及时解决。3)推动落实,严格跟进。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做到明确具体。
3、 执行的核心是建立反馈与跟进机制。很多人都推崇《致加西亚的信》中罗文这样超强执行力的下属,也希望自己能够碰到这样心灵相通的人才。殊不知,罗文这样的下属,要想成功执行任务,是建立在目标正确和超强自驱力前提下的。如果组织没有纠偏和奖惩机制,以人的惰性,遇到挫折会自然而然地躲进舒适圈。组织要想让下属执行到位,就需要令行禁止,言而有信。比如某家公司,在年底业绩冲刺时,CEO信誓旦旦地说,如果业绩达成,全部出国游,结果年终时,组织以各种借口拖延奖励的交付时间,最后欧洲游变成东南亚游,奖励延迟到了来年3月份才实现,可想而知下属的士气如何。

综上,如果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不吃草,这种几乎是梦境中出现的理想情境。“其身正,不令则行”,员工的执行力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你要什么就考核什么,员工自然就做什么,这是一个正向的刺激链条。要求员工学雷锋,买一送一似乎不是明智之举。
看清楚这些,作为领导者要把自己的角色端正,你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才有可能帮助组织构建超强的执行力大军,现在,领导者,看你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