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生命周期

作者: spark贵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21:05 被阅读124次

AI产品经理首先是产品经理,其次他也是AI工程师,优秀的AI产品经理至少在产品经理领域能做到前10%,同时,优秀的产品经理至少能在AI工程师领域做到对应领域的前20%。AI产品经理的核心本质工作仍然是 产品经理,其次,他最为重要的技能之一便是工程师的可行性把控。

AI产品经理具有俩种突出的思维,一种是AI思维,另一种则是产品思维。这俩种思维有时是冲突的,比如在有些时候,产品思维受到AI技术可行性或者数据资源的限制,使得产品思维不得不做适当的妥协。而有的时候AI技术又会受到产品思维的影响,而将AI技术的实际情况理想化,从而使得产品在定义或者设计阶段出现不合理的情况。这一点对于有一定经验的老产品经理来说,肯定多少都有体会,比如,产品经理通常同工程师在资源,工期,进度,产品定义,产品设计等方面出现思维不在同一维度的尴尬局面。

而新时代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越发的严格。那就是二者合二为一,前期可能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来弥补产品经理的AI工程师相应的功能。但是在后期,无论是沟通能力,还是AI产品定义能力,AI产品设计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最为关键的是效率会得到提高,并且作品质量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因此,AI产品经理是产品经理的升级,也可以理解为AI赋能给产品经理。AI产品经理也是产品经理在AI细分领域深入的专攻。因此,AI产品经理所设计的产品经理还是有所区别的,那么,以下是针对AI产品经理所重新定义的更为具体的产品生命周期。

定义阶段

AI产品分为以下几类:

(1)云API

  (2)   模型训练框架

对于,云API,AI产品往往都是以模型为单位,以证件号码数字识别为例,如下图所示:

这个阶段往往以应用场景所产生的价值为导向,反向推断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到底是使用分类中的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还是聚类中的KMeans等。

这个阶段往往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

(1)数据是什么?能否满足场景需求,不能的话是否可以间接实现?

(2)数据是否可以通过预处理,清洗可以提高准确率?

(3)数据是否可以通过转化来优化特征提取?

(4)数据特征提取的方法选择,比如LDA,PCA等

(5)模型选择,即算法选择,如身份证识别便可以选择10分类模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也可以满足场景需要

(6)模型训练,保存以及模型部署,最终提供云API服务

第二种形式的模型训练框架就更加复杂,并且除了云API的内容外还有老式的产品经理要做的类似工作,这里就只需要参考老式产品经理工作内容(比如原型图什么的),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设计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流程图的设计,可以是步骤图,也可以是DAG环图,本质上是定义阶段的细化,落实到更细的更小的步骤上,比如算法的具体输入参数,输出内容,以及输入输出参数的格式(如常用的Json格式)等。

API的调用形式等。至于第二种形式的模型训练框架也请参考老式产品经理工作内容。

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同老式的开发阶段类似,也是根据设计阶段的设计编写代码,单元测试,跟进开发,进度把控等。这一部分的内容同样可以参考老式的产品经理工作内容。

上线阶段


上线阶段非常重要的就是A/B测试了,A/B测试可以最为有效的评估模型的好坏。通过比较不同的模型方案,从而选出当前最好的模型方案。最大化机器学习模型所带来的价值。

改进阶段

大多数的AI产品都实现了一个改进的闭环,以人脸识别为案例,其改进的闭环方案如下:

(1)少量的人脸图片进行模型训练

(2)模型提供服务,并且服务的同时,用户提供更多的人类训练数据

(3)更多的人脸数据反过来优化模型准确率,再接着进入模型服务的下一个循环。

也就是说,(2)->(3)->(2)->(3)这样一个改进的循环。

更多付费干货(限时免费)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I产品生命周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r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