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帖子写了自己磕长头为父亲母亲祈福的事情,就有亲问“八体投地”是怎么回事,于是写下这些文字。
俗语中有句若佩服某人到极致,就用“八体投地”的程度来形容。说明“八体投地”喻示人的恭敬与虔诚心有多重。
瑜伽和磕长头中的“八体投地”,更是一种虔诚与恭敬心的体现。
在瑜伽体式中,有一个体式叫做“八体投地”式,要领是身体的双脚、双膝、双手、胸部和下颌接触地面,臀部、髋部离地。
这个体式一般由平板式或者猫式进入,退出时可原路退回到平板式、猫式,也可以退回到婴儿式。或者向前延展,进入到眼镜蛇式,拉伸身体前侧。
瑜伽体式“八体投地”的寓意是向食物之源致敬,向力量之源致敬。
瑜伽中的“八体投地”属于过渡和连接体式,整个过程中要保持腹部收紧,肋骨内收,提会阴(收根锁),脚跟用力后踩,大腿上提收紧,尤其是大腿内侧。双手手掌大大张开,压实地面,特别是虎口位置更要压实。手臂内收夹向身体,肩膀拉向腰线方向,眼睛平视地面。
网上找到一组由平板支撑进入到八体投地,然后连接到眼镜蛇式的瑜伽照片,可供参考。
瑜伽“八体投地”式,能够有效锻炼到手臂和核心力量,可以经常在瑜伽练习中用做过渡性的连接体式。

在藏传佛教中,信徒磕长头的修行方式非常普遍,也是“八体投地”式,我们可以在各种纪录片中看到。
有川藏线自驾旅行回来的朋友,跟我描述过她在看到那些灰头土脸,心无旁骛一脸虔诚的磕长头朝圣者时,内心受到的震撼和感动。
那些长途跋涉的磕长头佛教信徒,用与自己身体等长的刻度,或绕大昭寺,或绕圣山,或朝这些神圣的方向行进。三步一个与自己等身的长头,如此的纯粹和虔诚,让她默然流出眼泪。
磕长头也要八体投地:双脚、双膝、双手、胸部和额头触地,其实是整个身体都匍匐在地面上。
在家里磕长头时,洗漱清洁完毕,去除鞋袜,面朝西,安然站立在垫子上,双手合十胸前,然后高举过头顶,合十的双手再慢慢向下移动,依次触碰额头、嘴唇、胸口,寓意我们的身体、语言、心意与佛融为一体。
然后双膝跪地,双手打开在身体两侧撑地,全身匍匐向前,胸口触地,额头触地。
双臂贴地向前举过头顶,双手合十,然后将合十的双手屈肘移至头后。再打开双手,贴地展开在额头前方,掌心向下贴地或向上展开。
最后,双手再次回到身体两侧撑地,身体匍匐着向后收回,站起。
磕长头是一个连贯性的动作,一个完整的磕长头动作完成时间其实很短,也很简单。
下面这幅磕长头的图解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自己也基本是按这个方式在磕。只是我会将瑜伽体式中“八体投地”的要领和感觉融进磕长头动作中。
我觉得只要心意在,磕长头动作没有什么制式的特别标准,虔诚纯粹即可。

另外,我膝盖处曾经有轻微的滑膜炎,严重时上下楼梯需要扶拽着楼梯栏杆。
看过骨科医生,大夫给过我物理康复治疗的建议和方法,我很认真的照做,疼痛也有很大缓解,但是还会经常反复发作。
经过几年时间的磕长头,我的膝盖疼竟然不知不觉好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意外收获。
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我这种磕长头方式是一种迷信行为,自己亦不做任何解释,也希望您能尊重这样的想法和做法。
感恩我所遇到的一切,感恩我所拥有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