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火城不过如此,都是被吓的,儿子一听说我们要去武汉、长沙,连说不要去,他湖北的同学说武汉只有下雨才能出门,千万别去黄鹤楼。看天气预报,武汉那几天都有雨,那就不怕了,黄鹤楼嘛,当然也是要去的,谁让咱们是第一次去武汉呢。想到那三年疫情,武汉,简直远在天边,如今想去,不就是下一秒的事。
翌日,睡到自然醒,待收拾好,出门时已快十点。跨出酒店,没有一丝雨,也无下雨的迹象,股股热浪袭来,赶紧钻进出租车,直奔黄鹤楼。下车后,方发现人山人海,这么热,咋还这么多人,看来,像我等这种想过“火焰山”的人还真不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大凡不远千里来看鹤楼的人,多半皆为崔颢这句诗来的吧。难怪此景点学生多,家长大概想让孩子深临其境,然而这乌压压的人群,恐怕难以体会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的诗意吧。
几十年前就读过崔颢这首诗,昨夜在游船上远观黄鹤楼,今日骄阳下近距离观赏,还需一步步靠近,仪式感不能免。首先参观一个长廊,里面是当代书法家撰写有关黄鹤楼的碑文,一一看去,不乏有喜欢的书法。走过书法碑文长廊,路过“西爽亭”,驻留,观碑文,得知此亭宋代已有,现在看到的是1987年重建的功碑亭。两处热身后,便到了黄鹤楼下。黄鹤楼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原为孙权在蛇山黄鹄矶头修建的军事瞭望楼,用于屯戍守江。其名源于“黄鹄矶”的谐音,后因仙人乘鹤的传说而得名“黄鹤楼”。唐朝时,黄鹤楼逐渐从军事设施转变为文人雅士的游览胜地。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使其名扬天下,李白等诗人亦留下诸多佳作。到了宋元时期,黄鹤楼建筑形制逐步扩大,宋代发展为三层的楼阁式建筑,元代绘有壁画。明清时期屡毁屡建达13次,1868年,清同治时建成的最后一座木构楼阁,因1884年火灾彻底焚毁,仅存铜铸楼顶。我们眼前所看的这座黄鹤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采用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这座高51.4米,共五层,飞檐翘角,琉璃瓦覆顶,富有悠久历史,如此壮观的黄鹤楼,岂能仅是仰视,登楼必须的,看能否体会古人的“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意境。
彼时,才真正感受到火城的威力,骄阳似火,人潮汹涌,登楼如登山。走进底楼,抬头望见顶部藻井绘鹤形图案,中央悬挂清代符秉忠撰、吴作人书的七言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最入眼的是《白云黄鹤图》陶瓷壁画,展现仙人驾鹤、人间欢送的场景,象征黄鹤楼的传说起源。知道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再上二楼看它的历史沿革与三国文化。此楼主要看《黄鹤楼记》的石刻,由唐代阎伯理撰文,镶嵌于青石墙面,详述黄鹤楼兴废史。还有“孙权筑城”“周瑜设宴”的三国壁画。了解黄鹤楼的渊源后,三楼又会给我们呈现什么?登上三楼,有风拂过,让我们驻留回廊,享受片刻清凉再转回厅内,但见唐宋名人绣像画,有崔颢、李白、白居易等诗人画像,配以传世名句摘录,展现黄鹤楼与诗歌的渊源。墙面镌刻历代咏黄鹤楼的诗词佳作,最有名的当然还是崔颢那首,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也很趣。相传李白在崔颢之后来到黄鹤楼,登楼后,诗性大发,胸中正欲喷薄而出之时,忽然看到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瞬间敬佩不已,最终只留下那句诗,翩然而去。大诗人尚且如此,我等凡夫俗子只得默默退去,上了四楼。参观现代书画家即兴创作的黄鹤楼作品,以及一幅融合诗词与绘画艺术,以清代黄鹤楼为背景的巨幅挂毯。越往高处越凉爽,视野当然越开阔,站在五楼观景台俯瞰长江、武汉、长江大桥,壮观之景尽收眼底。只是,难以体会“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寂寥、苍茫之感,唯有热浪滚滚人茫茫。倘若在人烟稀少的深秋,抑或与古人有一丝共鸣吧。
从黄鹤楼顶望见下面有一个大钟,下楼后便直奔而去。见不少游人在那里撞钟祈福,钟声悠扬,与长江波涛声共鸣,伴着钟声,我们也走出了黄鹤楼公园。在公园门口的马路边打车,的的确确过火焰山啊,赶紧回酒店休息,待太阳西沉才出门打车到东湖。
漫步于国内第二大城中湖的绿道上,仅有些微夕阳余晖,不用遮阳伞,也无白天的燥热,沿湖边散步,不像在异地旅行,倒像晚饭后在家门口走走。一进公园,就去找“小梅林”,网上说那凉快,却被一眼望见的荷塘迷住了,一大片绿幽幽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沿河塘漫步,被美带着走。走过荷塘,天色也暗下来,就沿湖边行走,游人稀少,当地锻炼的人多。旅行不就是从你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吗。不知走了多久,突然想起还未看到小梅林,便问在湖边锻炼的老先生。老先生让我们跟着他走,路上聊起疫情那三年的武汉,恍如隔世,我们是那么易健忘,记忆只让我们记住美好的事。
其实,心心念念的小梅林,就在进门的不远处。走到小梅林,也就回到来时的路。梅林早已没有梅花,枯枝也很美,只是天色太暗,月亮尚未出来,倘若在梅花盛开的时候来,无论阳光下还是月光下,又是另一番美,还有这里的樱花,想必也是大美。好在,每个地方皆有每个地方的美,也不必遗憾。
走出小梅林,居然找不到出东湖公园的路。越走越热,没有一丝风,南方的湿热让皮肤一直黏糊糊,甚至连呼吸也觉不畅,方感到火城的威力着实大。走到公园的游泳池,恨不得立即跳下去,看那密密麻麻的人头,还是赶快回酒店享受空调要紧。奇怪,明明小梅林就在公园近处,却找不到来时的路。当然,这里不是桃花源,我们也不是武陵人,兜兜转转,还是找到了出去的路。倒真想去一次桃花源,也只有梦里吧。
回到酒店已晚十点,武汉之行此次算画上句号。翌日去长沙,再过另一座火焰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