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作者: 师说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21:01 被阅读97次

《  故乡的年  》       

文|师说心语

又要过年了,这几天总回忆起,儿时故乡的年。

小时候 ,平日里,没有好吃的,也没有好穿的,只有过年了,才能吃上差样的饭,穿上一身新衣服,所以儿时,一年到头最盼望的事,就是过年。

                    01  年前

腊八那天喝上一顿腊八粥,就感觉有年味儿了。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早晨吃顿饺子,傍晚外面不时传来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心里开始慌慌了,那一刻人们进入了过年的节奏。

腊月二十三晚上,有辞灶仪式:奶奶在她供奉的灶王下上香,跪在灶台旁边,口里念叨着:“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次上天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回来多带细米,少带粗粮。”

奶奶反复说三遍后,爸爸拿起准备好的香和三张烧纸,嘴里说:“灶王,跟我走,去捡钱做盘缠,然后回天堂。”到了十字路口,爸爸把纸点着烧了,然后立即回来。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腊月23是小年,24扫房子,25拉豆腐,26蒸豆包,27杀鸡,28贴窗花,29贴春联,腊月三十,绕着村子走一走。” 孩子们无忧无虑地把这童谣一直唱到年三十。

                    02  年夜饭

腊月三十那天人们都起得早,爸爸在外面扫院子,准备贴春联,贴窗花。奶奶在一个大锅里面煮肉,妈妈在另一个大锅里面蒸馒头,肉煮熟之后妈妈开始炖菜,炒菜,准备年夜饭。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等了一年的肉味儿,馒头味,炒菜的香味,只有在这一天可以闻个够,甚至有醉在香气里的感觉。

饭做好了,开始摆盘子。家乡的年夜饭,一般用六个盘子和六个碗来盛,人们称这种席为“六顶六”,有六六大顺的意思。

下午三点左右开始吃饭,成年男主们都要喝酒,女主们有时也会喝点,通常这顿饭都吃很长时间。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席间长辈会和孩子们做一些新年计划。

记得有一年 我在姥姥家过年,姥爷姥姥就对两个舅舅这样说:

“老大,今年你们俩再生个孩子,去佛爷洞上个香,要个男孩儿。”

“好好!过完年,我就去烧香。”大舅立即答应姥姥。

“老二,你今年看看再升一级,副科长当好几年了,好好干,让领导满意就提拔你了。” 姥爷对二舅这样下令。

“听您的,爹!我一直在努力着那,哪里干松懈呀。”二舅高兴地回了老爷的话。

“姥爷,那我今年是什么打算啊?” 我看大家都有计划了,也着急问问姥爷。

“你今年把黑牙砟子,换成小白牙。”

“哈哈哈哈哈……”大家都笑起来。

                    03 包饺子

吃完了团圆饭,奶奶和妈妈就赶紧剁饺子馅儿,准备包饺子了。

包饺子的时候,还要往饺子馅里面放几个硬币,都说,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走好运。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奶奶通常是偷偷地,把有硬币的饺子单独煮了,然后分别放进每人碗里,让孩子们都有幸福感。

          04  除夕夜“发纸”

除夕夜的九点多钟,爸爸就拿一些准备好的干柴开始生火了。

这一夜,村里每家必须生一盆火,因为传说,年最怕火。

十点多钟,当火盆里的火着到最旺的时候,爸爸和叔叔们开始点燃鞭炮。

妈妈把炕桌放在地上,放好供品。然后上香烧纸,朝拜四方,求各路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四季平安!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通常,村子里如果有一家鞭炮响起,随即其他人家的鞭炮声也跟着响起,震耳欲聋的二踢脚声,1000响,2000响,3000响的鞭炮声,在上空响着,在山谷中回荡着,随即隐约中还能听见,远处邻村的鞭炮声。

放过鞭炮,能看到邻居家火盆里的火发出的夜光,高处的火焰还不时有火星噼啪作响,空中弥漫着崖柏味,鞭炮味,烧纸味,门缝里钻出一股股饺子汤味。

村子里的人们,把这个仪式叫做“发纸”

                05 拜年

放完鞭炮,就开始拜年,爸爸和叔叔们都要给奶奶磕头拜年,大姑要给奶奶问好,我要给所有人比我大的亲人问好。长辈们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一般是五分,一角或两角。

拜年结束后开始吃长岁饺子,奶奶已经把饺子盛好了,这饺子每人至少吃一个。

“咯嘣”一声:“啊,我吃到硬币了,我是有福的人,耶!。”

……

吃完以后,小孩子们睡觉了,大人们要守岁,他们通常用打扑克,顶牛子,看纸牌等活动来打发时间。

            06  正月初一拜大年

初一的早晨大家都穿上新衣服,新鞋。早上还要吃上一顿饺子。

早晨这顿饭要早一点吃,因为有人要来拜年。

如果是这一年里新结婚的媳妇来拜年,奶奶还要给她压岁钱,也是不多,一角两角的。

村子里的人是同族而居。来拜年的人,男士和媳妇们一定要磕头,女孩们问好即可,拜年是落门不落人,所有人都互相拜年问好,这一天都是小的给年长的,给年老的拜年。

爸爸告诉我:

“拜年磕一个头,拱手问声好,既是传统礼节,又是修复关系的最好方式。

如果两个人在刚刚过去一年当中,没有什么矛盾,磕一个头,问一声好,他们的关系会更融洽,如果他们之前有了矛盾,磕一个头,问声好,矛盾就化解了。”

长辈儿不给小辈磕头,可以问好。

女孩在家族人面前永远不用给长辈磕头,但一定要问好。出了嫁的女人,在婆婆家,要给所有的长辈们磕头。”

“快准备好,有人来磕头了!”三叔在外面喊道。

“好大哥!好大嫂!我给你们磕头了。”前院的德正大叔,来拜年了。

在我的家乡,人们只需在称呼前加上一个好字,就是拜年话。

“都好!都好!我们接着呢,快起来,地上有土。坐下喝点茶,吃几个瓜子。”爸爸急忙出来迎接回礼,说着族人们的客套话。

拜年的男男女女,哩哩啦啦地要持续一个上午。有结伴而行的,有两口一起来的,还有单独来的。

奶奶留在家里,等别人来拜年,其他人出去拜年了,这叫在家接头。初二再出去磕几个头,因为她要去比她年长的几位家里拜个年。

出门去拜年的人,首先去拜家堂,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

                    07 请年

过年时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是最庄严最神圣的仪式。

年三十下午,天黑之前,家族里的几个男生要到祖坟地里,烧上香和纸,然后下跪磕头,大声说:“列祖列宗们,我们一起来请你们回家过年!跟我们一起走吧,过年了,回家吧!”

这个过程叫“请年”。

                  08 祭祖

请年的回来,把祖宗们请到家族最长辈,又最年长的那位族人家里,这样安排,是因为这位最年长的人除了祭祖之外,不用再出去磕头了。

在请年的时候,家里的人们必须把家谱供起来。

家谱要挂在墙上,下面放一个长长的香案,案子中间一定对准墙上的家谱,香案上要放共品。中间放两个香炉碗,在香炉碗旁边,是几把香,香炉碗前面放三个酒盅,酒盅里斟满酒,从请年的回来起,香火不许灭,一直烧到送年。

香炉碗的左右面各放五大碗供饭,供饭的左右两面,各有三盘馒头,每个盘子里只放五个馒头,每个馒头正上方都点着五个点,那五个点构成十字状,横看是三个点,竖看也是三个点,点和点之间是等距的。

期间每家都要送供饭,送香,送纸。人们吃什么,就给祖先祭奠什么,爷爷喜欢吃豆腐馅饺子,每年奶奶都让妈妈包几个,给爷爷送去。

在这几天里,人们和祖宗进行了一次沟通。虽然看到的只是手写的名字,但是感觉和祖宗是那么亲近 ,那么和谐。       

                  08 送年

初二晚上,或者是初三早晨,本族人们来到家谱前扣头,按长辈们排在前,小辈们排在后的顺序跪着。

那位最年长的族人说:

“各位列祖列宗,年过完了,你们该回去过日子了,这几天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原谅! 希望各位列祖列宗,在阴间保佑我们阳间的子孙们,平安健康发财!”

然后由几个本族壮汉,手里拿着一把香,香火烧得正旺,他们嘴里喊着,“列祖列宗们,年过完了!我们送你们上路,跟我们走,回去过日子了!”

其他人再转过头来,扣头恭送列祖列宗。

这个仪式叫 “送年。”

送走了列祖列宗,那一刻感觉

年过完了!

而今,生活在外仍常常回忆儿时的年。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超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味

    记忆中故乡过年的气氛浓厚,有着不一样的仪式感。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要在年三十上午赶回家。一年的忙碌、一年的荣辱;来年...

  •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年年仍岁岁,故故复新新。”回不去的儿时永远是心中温暖的印记,铭刻在骨骼里,融化在血液里,氤氲...

  •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味

    从乡下老家到北京的二十余年里,我从来没在北京度过一个春节。每当春节临近,老家的年味就会早早地翻山越岭飘过来,在我的...

  • “儿时的年味” 故乡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故乡的年味 故乡的年味,是腊月来了后的熏腊肉,熏香肠。 故乡的年味,是那集市上一捆捆甘蔗,一堆堆橘...

  • 儿时的年味/故乡

    日出又日落 我呆呆的坐在岩石旁 脏兮兮的小手 抚摸着湿润的眼眶 在夕阳最后的余温里 定格成望乡 我想念父母的模样 ...

  •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总是难以忘怀,故乡的年; 火红的灯笼照亮了街道,空气中还弥漫着烟火的味道; 拉着小伙伴的手,走街串巷,“女孩要花,...

  •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 故乡的年 》 文|师说心语 又要过年了,这几天总回忆起,儿时故乡的年。 小时候 ,平日里,没有好吃的,也...

  • 儿时的年味丨故乡的年

    一普 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在我的记忆里,过年是一件热闹且欢喜的事情,大人们欢饮达旦,小孩们的...

  • 我怀念牌九拍桌的故乡年味

    我怀念牌九拍桌的故乡年味 --- 兰小南 律师 电话:18879100976 我怀念儿时的故乡年味,有冰天雪地,炊...

  • 儿时的年味|故乡的美食

    我的故乡,过年的风俗和别的地方一样。剁馅子,包饺子,买几挂鞭炮,年三十晚上,年初一大早上,点燃爆竹热热闹闹的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故乡的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gc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