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感悟

作者: 雲溪lisa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20:10 被阅读0次

2020年2月1日初八,今天是全民睡衣闭关的第八天。

天微亮,我放弃了看时间,貌似已然脱离了时间的限制。

“来,不看表,1分钟告诉我今天是星期几?”

“呃。。。”

是吧!应该闭关之人都交不出答案。


惺忪着双眼,让头脑回到当下的空间。瞬间,忧国忧民的情愫又冉冉升起。

依然安静地躺着,任思绪万马狂奔,这便是人类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想像力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更甚于身体的自由。不断切换的医护场景、亲人分别的场景、医者大爱奔赴前线的场景。。。。。。一股热流已浸润枕巾。

陷入了沉思,在这个时候,我能做些什么?寻思良久,居然只有一个答案:好好在家,别出门。

OMG,我重新衡量了一下自己,惭愧,居然还真没有什么价值体现。生有轻于毫毛,死有重于泰山。如果今天是最后的一天,那我这一生都干了些什么,都为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难道人就仅为了华衣锦食?(小脑袋急速运转中)

NONONO!!!每个灵魂来到地球都有存在的意义,哪怕是一株草,一滴水,万物都在维持着平衡。平衡,脑海瞬间出现了太极图,对,平衡,无关乎正负。所有的一切只是一种平衡的存在。如某一种元素处于偏激状态,同时相对地,便有另一元素出来对其进行干扰,或许这便是道的运行法则!这次的病毒来袭,便是对人类发出的警告——人类的行为太过了!人类为了口腹之欲,肆意地残杀众多的本不是人类食物链的生灵,综观自然界,就只有人类如此的狂妄自大,越界行凶。

我定了定神,起身打坐,我要尝试着去窥探那些狂妄之人的大脑。


一片血海首先映入眼帘:久远的古战场,漫山的血海与战场上撕杀的人们,征服二字不断充斥着荧屏。他们都在极力地想证明,我必胜。漫长的征战年代,造就了那种杀戮与征服的元素刻在了后世人的DNA上。这种睾丸素爆表的压力无疑让我呼吸困难,我极力想回溯到母系时代寻找那一丝的温暖。想想还是罢了。重回到今天要找到的答案上吧。

第二个场景随即飘至:这是一个杂乱的画面,但非常的纠心。一些为了赚钱的山民,到处寻找偏门的野味供给城里人。贫穷与无知是此刻所感受到的。还有吃的人,来之前我还很武断地认为这些人是为了炫耀和获取他人关注。而此时,我更深深地感受到了无知二字。这个场景充满了凌乱与不安,哭声与哀嚎已然遮挡了其他信息,除了一枚占了一半画面的冠状病毒。我感觉它也是在哭泣。这场景收到了无知和愚昧两个词。我不敢久留,实在太闹心了。


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回到了当下。擦干眼泪,定下心。完整地如实地敲下了上面的两个场景。探寻下去应该还会有N多个场景,但没必要了。抓个重点算了。

无知愚昧,愚昧无知。我反复念叨这两个词,终于发现,只有无知才会造就愚昧。无知,是多么的可怕。人类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王,殊不知,实乃宇宙一微尘。何德何能把自己放上神坛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呢?论年轮论智慧,人类绝不是第一的。唯有那颗征服世界的心是无有匹敌的(不是别人不敌,而是别人有自知之明)。没有自知之明便是无知的开端。

期待科技的日益发达,让人类可以近距离接触外太空,不然井底之蛙永远自以为是。无知固无畏,所以一切敢作敢为。敬畏心又从何可以生起呢?哎,痛心!希望这次的病毒战疫能让人们觉醒,好好审视自己的行为,去除狂妄心,生起敬畏之心!


我定了定神,提醒自己回到平衡的状态,回归之前得到的提示——平衡。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这个已经被各方证实的观点就不在赘述了),宇宙以道运行,那么,把人体想像为道(太极图),假设欲望过多了,必定会有另一东东出来与之抗衡,至于什么东东那我也不知道,反正它会是任何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按这推理,如果人不处于道(平衡)之中,就会相对应地发生问题,那么,当我们发生问题的时候,往内看,看看哪里处于突兀状态,赶紧把他修正回来达到平衡便解决问题啦!此处敲黑板划重点!怪不得最近看到好多的文章都说让大家回到自己的内在,好好疏理。看来我没有跑偏,用自己的方法再印证了道之法则。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论点足以说明为什么要往内看去疏理自己,但今天仅分享这刻得到的平衡之道。

本文所说,无一字是贬义,并没有对任何人进行攻击。如果令你不舒服,我深表抱歉!

我乃一介妇儒,没有高深的学问且言辞生涩,更甚为用词不当,偶尔神经性地抒发一下所思所想而已。我非圣人,过去也是无知一族,因为近些年在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中,才得到一丁点自知。宇宙之大,需要探索的领域太多。这里你会问:上面的场景你就是谥想出来的。我只能负责任地告诉你,并不是我想像出来的。而为什么我会看到呢?这就是需要探索的地方了。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有缘的你那么一点触动,引发那么一点思考。

愿我们以平静的心,安坐家中,自我审视,以太和之气,平衡内在的能量,一同回归内在智慧之光!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一百八十四)> 道生之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注释】 无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德蓄养道,器成就...

  • 道德经(七十四)> 同于德者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注释】 无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老子讲的这句...

  • 20160328-19-March0206-为政篇0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邢,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感悟:孔子政治理想,主张德治、礼治。孔子认为...

  • 道德经(五十九)> 孔德之容

    孔①德之容②,唯道是从。 【注释】 ①孔:大 ②容:动,与“止”相反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 道德经(一百四十五)> 返也者

    返①也者,道之动也。 【注释】 ①返:返回、回来,可引申为追溯根本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

  • 知行格第279日:“一”,不要有任何杂念

    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宋明理学》笔记之“周敦颐思想”续 正文: “乐”来自“见其大”,即“见道”或“体道”。-...

  • 道德经(一百二十二)> 道恒无为

    道恒无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①。 【注释】 ①化:感化、转化人心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 鹖冠子思想简介第七

    道端第六 有言:天地运行,自有其始终,而开天地之端者,道也。人之神妙者,可感悟而解析之,模拟而效仿之也。可感者,形...

  • 道德经(一百零七)> 譬道之在天下也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①之与江海也。 【注释】 ①小谷:谷:两山间的流水道;小谷:可引申为小溪 【感悟】 <感悟源...

  • 学习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的感悟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高尚的品德,表现于遵循道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之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mx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