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有人在头条中发了这样一条假设:假如明朝没亡,后世会怎么样?他在视频中一再强调明朝的强大,明朝要是不亡的话,中国不会受到清末那样的屈辱。显然,这是一位有着浪漫主义理想的明粉。
笔者的观点是:假如明朝没亡,大概率也会碰到清末的状况,并且明朝不太可能做的比清好。理由如下:
首先,从明末全球局势来看,全球性大航海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西方几个大航海的发起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积累财富,国内的资产阶级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积累了相当高的人气,就差最后那一把火。
而此时的大明在郑和下西洋之后,与海外的勘合贸易体系逐渐不能维持,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发展民间海外贸易当然是破题的关键,然而大明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几乎垄断了整个产业和商业网络。民间海外贸易无法得到以大明王朝为首的整个皇权体系的支持,海外的路子很难走远,资本主义的萌芽只能被捂死在襁褓之中。
其次,从大明王朝的内部体系来看,从建立之初,明代皇族与文官宦官集团就形成一种老板和打工人的相处状态。朱家天下在上升期,打工人们尚能兢兢业业,一旦朱家开始走下坡路,那些打工人们就会丝毫没有留恋地投向别的阵营。虽然大明上上下下都很有气节的样子,但显然这些都不能算作合格的政治素养来善加利用。
再次,明末以后,近代民主思想日益滋长,已经不是封建皇权那套体系能够驾驭的了的。崇祯即使不被李自成逼死,也会被这套新的进步思想活活逼死。
退一万步讲,即使崇祯好命没被逼死,他的子孙也一定会遇到迟一点到来的革命浪潮。按照中国的历史逻辑推演,群雄逐鹿,割据争霸的局面在几十年后依然会上演。按照时间推算,这个时间点比1640年要迟上几十年。这就意味着,我们比西方的近代化进程还是要落后。
好不容易完成再次统一,大概率还需要像清朝一样开疆拓土来消纳日益巨增的人口供养压力。在这种机会成本的影响下,我们还是会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意味着我们同时错失与西方公平竞争的机会,鸦片战争还是会在那个出口等着我们。
历史真的没有如果,如果有如果,那也必然没有想象中那种理想的结果等着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