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
课时: 1课时(40分钟)
课程目标:
通过地理认知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在地图上定位景德镇并理解其"瓷都"地位。
借助角色扮演与创意表达,学生能多维度介绍家乡特色。
通过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情境导入:春晚里的"景德镇时刻"(5分钟)
活动设计:
播放2023年春晚短片《景德镇·千年窑火》片段(约2分钟),展示陶瓷工匠现场拉坯、青花瓷舞蹈等画面。
提问引导:
"视频中哪个元素最能代表你的家乡?"
"如果请你向春晚导演推荐家乡特色,你会选择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化身家乡文化大使,向世界发出《请到我的家乡来》的邀请!"
二、探秘家乡:四维认知活动(25分钟)
维度一:地理坐标探秘(5分钟)
任务卡挑战:
发放江西省地图拼图碎片,小组合作拼出完整地图后:
① 用磁贴标出景德镇位置
② 贴"世界瓷都""CHINA之源"关键词卡
知识拓展:
展示明代《景德镇陶业图》与现代卫星地图对比,感受"因瓷立市"的千年历史。
维度二:小导游实战训练(8分钟)
情境创设:
"外国小伙伴研学团即将来访,请设计半日研学路线"
景点资源包:
古窑民俗博览区(动态非遗展示)、陶溪川文创街区(现代陶瓷艺术)、三宝国际陶艺村(自然与艺术融合)
成果展示:
小组用平板绘制电子路线图,配解说词:"在古窑,你可以______;在陶溪川,你能体验到______..."
维度三:特产解谜大会(7分钟)
盲盒探秘:
每组抽取"神秘特产盒"(内置瓷器碎片、茶样、碱水粑图片等),通过观察/嗅闻/联想猜测物品。
深度认知:
播放《72道制瓷工序》动画选段,学生用流程图复述"从高岭土到青花瓷"的过程。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景德镇瓷器甲天下'?除了工艺,还有什么秘密?"(引导思考优质瓷土、匠人精神等)
维度四:家乡人物图谱(5分钟)
时空对话:
展示宋真宗赐名"景德"诏书仿件、明清督陶官唐英事迹、当代大国工匠故事。
采访实践:
播放课前录制的"陶瓷厂退休匠人访谈"音频,学生记录最触动的语句。
情感升华:
"如果为家乡人设计一枚勋章,你会把哪些元素放进去?"(窑火、莲花、瓷胚等)
三、创意实践:我为家乡代言(8分钟)
跨界创作:
选择身份完成挑战:
文创设计师:绘制"镇文化"IP草图(如拟人化青花瓷娃娃)
短视频导演:撰写15秒宣传脚本(要求包含城市口号、视觉符号、行动号召)
小记者:拟写《致游客的一封信》提纲
即时展示:
利用希沃白板创建"云游景德镇"互动墙,学生扫码上传作品。
四、延伸拓展(2分钟)
实践任务:
基础版:用超轻黏土制作微型陶瓷工艺品
进阶版:采访家中长辈的"陶瓷记忆"并录制口述史
推荐资源:
纪录片:《手造中国》《china·瓷》
云参观: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御窑瓷器"专题展
教学特色:
文化解码: 通过"瓷器"核心意象串联历史、地理、人文多维度认知
具身学习: 创设真实情境任务,促进知识迁移应用
情感浸润: 运用非遗影像、匠人口述等资源唤醒文化自豪感
评估设计:
动态观察小组合作中的文化表述准确性
通过创意作品分析学生对家乡特质的理解深度
设计"文化大使勋章"晋级榜,实时反馈学习进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