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式”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词。我们平时可能并没有在意它,认为这只不过就是 “我怎么想的”而已,与其去想,不如去做。
但是事实的情况是,我们只有先“想”对了,才能做得对。正如李笑来曾说过的: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关于思维方式,我有一些想法和见解。
第一、真正决定命运的是思维模式,想改变命运就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一分钱,即使是靠运气赚到了,这个世界也有几百种方式把它收回去,直到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提升认知,本质就是改变或升级原有的思维模式,这其实比养成思维模式更难,因为每个人都不想自己被别人改变,更不想跳出舒适区去主动改变。
中国的道家有一种说法叫 “不破不立”,只有打破旧有观念,才能重塑新的自我。虽然 打破原有的自己很痛苦,改变很痛苦。但唯有去主动改变,我们的人生才能开启更多的可能性。正如粥左罗老师在时间管理课上所说的:大多数人都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却渴望着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说的不正是很多人的状态吗?
想要改变行为,就一定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思维改变了,行动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才有可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情。
二、摒除“短期思维”模式,拥抱“长期思维”模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陷入一些思维定式,比如常见的三种限制性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自我中心思维,决定论思维。但是细细想来,这三种思维方式都属于“短期思维”,而非“长远思维”,为什么这么说呢?
直觉思维,特别是后天形成的直觉思维,让我们遇到某一类的事情时,出于自我保护总是用原有的固定思维去思考,而不是突破舒适圈而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自我中心思维,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揣测他人,会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包容的心胸去理解他人,也不能以开放的视角去认识外部世界。
决定论思维,总是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过往的客观环境,认为这些都是自己改变不了的,以后的我也就这样了。
所以这三种思维方式都是只专注于当下的“短期思维”,正如李笑来所说的那种“被困在了永恒的当下”这种状态。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所有改变,就必须让思维方式更趋向于“长期思维”,让自己尽可能地活在未来。
否则,我们的未来,也只不是当下固有思维指引下的一连串重复事件的结果,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只有改变底层思维,我们才有机会把握人生主动权。
三、宽恕以前的自己,觉知当下自己,思考未来的自己
想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首先,要与以前的自己和解。因为有些事情和思维方式的确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我们无法改变,如果退回到以前,你的选择可能还是一样的。所以现在的你,已经是所有可能里最好的你了。荣格曾说过:“觉察即疗愈”,那么既然过去已经过去了,现在也即将成为过去,我们只有从明天开始去努力改变,才有可能收获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第二步,觉知当下的自己。我觉得可以根据自己以往的经历,特别是失败的经历,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或者可以通过与别人沟通,经常去反思自己,慢慢发现自己身上固有思维模式,然后去改变。
第三步,思考未来的自己。也就是运用牧心老师课程里所说的,在面对一个场景时问自己四个问题:发生了什么?我的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我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思考的重点是,我的想法是“短期思维”方式,还是“长期思维”方式。我们要站在未来的角度去思考,看自己的想法能否有助于在未来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以及符合未来发展的目标。
四、思维模式的迭代升级是个要持续一生的工作
思维模式是我们行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想的对才能做的对。所以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认识系统,特别是当我们面对着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现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那么快,我们自己也必须保持一种不断精进的状态,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未来。
其实每个人自身可能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固定性短期思维”, 而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并纠正。我认为提升思维认知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特别是读大咖的书。
比如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古典的《跃迁》和《拆掉思维里的墙》,采铜的《精进1.2.3》,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等等很多好书,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升,如果大家有其它这方面的好书,欢迎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