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是一个新概念,来源于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莱尼·普拉特,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难道拥有双重或多重职业和收入就是斜杠标签吗?
我们家的小区保安,夜里是物业公司的一名夜值保安,白天是门口菜市场的水果商贩,他还有个职业是业余收破烂。这位保安大哥收入渠道不少,从事的职业颇多,但,不能以斜杠定义!
必须是斜杠所从事的领域里成绩突出,贡献卓越的人群,方可成为斜杠人群。
青年作家susan就是斜杠的典型案例,她曾经最擅长的是英语与绘画,但是写作,她却用2年的时间通过学习与思考,不断转化与输出,已经成为这方面的佼佼者,这也是她后来可以开设写作训练营的基础。简书头牌—彭小六的斜杠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不再啰嗦................
为什么开启斜杠模式前,要先把本职工作干好?

1、本职工作是生存的基础。
首先,本职工作给你一定的收入,得先把肚子填饱,才能有力气奔跑。其实,用一颗感恩心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就是对培养过自己的领导和帮助过自己的同事的最好回报;干好本职工作,才能承担的起家庭责任。
2、本职工作是学习的桥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工作中向他人学,学习同事和领导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分析他人的成功和教训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你不仅仅可以学习到工作技能的知识,只要用心领悟,还可以学习到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等,这些知识都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3、本职工作是实践的土壤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如果知识不落地,学习再多的知识你也仅仅是个可以行走的U盘,知识对你没有任何帮助。而本职工作给你提供了实践的土壤,只有通过实践和总结、提炼才能改变思维,离开实践的思考都是空想。
宋徽宗当皇帝是挺失败的,但他在文艺领域的造诣与成就,却是超一流的,这一点连抨击他的人也不敢否认。他热爱“高尔夫球”,是深谙棋道的国手,是金石收藏家与鉴赏家,是高明的琴手,又是天才的画家与书法家,是偶尔写写诗歌的诗人,是高贵的品酒师与茶艺师,是瓷器审美风格的品鉴师与极简主义的倡导者。
宋徽宗一身优秀斜杠标签,却最终把本职工作干没了!
如何兼顾好本职工作和斜杠事业呢?
1、做好心理准备。
每天只有24小时,本职工作至少8小时,除去睡觉、吃饭和其他必须支出的时间后,真正可利用的时间只有3-4个小时;而要利用剩下的宝贵的时间,首先要拥有自律的精神,还要有坚持的耐力、克服享受舒适的自控力。从此,玩乐和你绝缘,孤独与你作伴,焦虑与你同行。
2、树立斜杠学习的心态。
想加持斜杠,必须精进自己的某项技能,必须持有空杯的学习心态,必须让自己保持深思的态度,只有不断地深思,不断地向自己提问,你才能够真正找到一个好的人生定位,也才能够挖掘更多的潜能。
3、养成清单思维,明确重点事项,分清问题主次。
建立起清单思维,抓住本职和斜杠需要完成重点任务之后,才能在大量繁杂的事务中明辨轻重缓急,处理问题便捷高效快捷。
END!
各位老铁,喜欢我的文章,就给个红星支持一下呗!
网友评论